上一篇我們說到,紙質筆記和電子筆記各有哪些優缺點,有小伙伴提出,這些我們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有些人會糾結哪個更適合自己,能不能做出一些細分,比如說,什么類型的筆記,用紙質比較方便,又有哪些內容用電子版比較好呢?
這個問題挺難回答的,因為每個人的需求不同,選擇自然各不相同。我只能以自身為例,說說我是如何安排紙質筆記和電子筆記的,供大家做參考。
談筆記應用的選擇,我認為離不開三原則:
1.需求為先
2.大量磨合
3.精簡實用
1.需求為先
以我個人為例,我看重筆記的便攜性和存儲功能,平時懶得用大腦記瑣事,習慣性囤積知識資料。有空時會借助拼貼或畫畫,自娛自樂,喜歡嘗試各種樣式的玩法。
紙質筆記是我的信息處理站。紙質筆記能讓人專注記錄。隨時記錄,邊記邊思考,打草稿,是我最常應用它的場景。
電子筆記是我的資料庫。它利于保存,隨時收集信息,及時整理歸檔。
因此,我的日常生活中筆記低配是:
1. 一本便攜的紙質筆記(Filofax Holborn Pocket) (也可用便簽代替)
2.一款實用的電子筆記(印象筆記)
中配是:以上2款,外加
3. 一日一頁定頁(Hobo A6)
4. 紙質資料本(Filofax Malden Personal)
5.旅行日記(Traveler’s notebook 標準版)
6.旅行隨記本(Traveler’s notebook 護照版)
高配是以上6款+隨記紙張(尺寸不定)
2.大量磨合
東西適不適合自己,只有自己知道。初期我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才初步確定下來。當時一門心思全面電子化,用印象筆記記日程,doit、滴答清單、omnifocus等軟件用了個遍,最后還是老老實實地回歸左手拿本,右手拿筆的生活。寫過1000+天晨間日記,妄圖用其代替一日一頁,最后敗給紙質本的質感。
因為看重便攜性,一般來說,我會將隨身攜帶的pocket A7內頁,晚上做整理,重要日程內容謄寫到hobo一日一頁中,重要信息謄寫到personal中。其他不重要的A7內頁直接扔掉,有時圖省事,干脆利用便簽記錄,整理時將便簽從pocket上取下,直接貼到personal上。
其實晨間日記和紙質日記本并不矛盾,兩者互為補充。比如晨間日記側重目標管理,橫縱向對比,可以保存大量文字和圖片。紙質日記本側重生活的小確幸,留下日常粘貼繪畫,自娛自樂。
這個階段最好集中一段時間完成,不宜戰線拉得過長。
3.精簡實用
手帳er大多想要達到all in one的境界。我們都知道,保存地點越少,管理越省力。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蠻大的。
目前來說,我做不到all in one,只能在場景上最大程度地精簡。
1. 隨身本--隨時記錄,時刻在手邊。
紙質筆記:Filofax Holborn Pocket 或者TN護照版,不定期使用,重要內容謄寫到一日一頁中,其余扔掉。
電子app:滴答清單、番茄土豆。
2.中長期筆記--家里保存。
紙質筆記:
1)Hobo一日一頁A6本, 一年一本。
2)資料本Filofax Malden Personal,不定期更新內容。
3)旅行日記標準版,旅行結束后完成,護照版內容謄寫完畢后,扔掉。
3)電子資料庫--多數在電腦上使用。
以上便是我對紙質筆記和電子筆記的安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