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老爸老媽浪漫史里面有一幕,泰德丟了工作,斗志昂揚的說要開自己的建筑設計公司,卻花了將時間都花在挑選公司專用筆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請了助理卻只是替他沖咖啡,陪他一起無所事事。
他的朋友羅賓實在看不下去了,勸他早些邁出自己的第一步,撥打電話去招攬客戶。泰德說,只要他還沒有邁出這一步,開自己的設計公司就還是個夢想,而不是“已經被自己搞砸的事情”,他想讓這個夢想多停留一會。
很戳我,很戳我。
因為擔心失敗就不敢開始,怕是人類的通病吧。其實也可以理解啊,夢想總是美好的,可當所謂的夢想要你拿出實際行動去努力的時候,它就變成了需要你拿出全部精力去對付的,真真切切的事實。而努力實現夢想的過程卻是艱辛漫長的,漫長到足以磨滅你對夢想的向往,漫長到讓你懷疑自己是否能如愿以償。
曾經的你只看到了功成名就之后的自己,可那不過是美好的假象。
我也是這樣的啊,早就萌生了開自己的公眾號的想法,寫想寫的文字,說想說的話。想法總是美好的,然而可能面臨的問題讓我為這個夢想付諸行動的時間越拖越長,大概也是害怕自己寫的文字沒人看吧,所以總是因為自己的懦弱去辜負夢想。
說到底還是不夠勇敢吧,因為美好的東西都是脆弱的,像那陽光下的彩色泡泡,觸碰了就要面臨破碎的風險。
就像小時候心里小小的渴望是騎單車,覺得別的孩子在單車上有著飛翔一般的自由。然后千盼萬盼等到自己也擁有了一輛單車的時候,內心遮掩不住的激動,卻在第一次跨上去的時候就被狠狠的摔了下來,從此將單車束之高閣。
中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大概是占據我們全部精力的事情,心心念念的都是成績單上的數字和名次。每一次考試失利之后都會想,我要是努力的話肯定考得比他好。然而為什么沒有呢?大概也是怕自己努力了卻還是原地踏步反而失去了余地吧。
后來啊,便有了喜歡的人了啊,但是能做的不過只是在那個人面前提高聲音,并不敢表白啊。擔心的,不過也是早早斷了念想,連可能性都沒有了啊。
不過是不敢面對努力后卻依舊失敗的慘淡罷了。
所以你看,從小到大,勇氣似乎并沒有增長啊。因為從來就沒有成功過,沒有品嘗過努力爭取得到的果實,然后一直這樣平平淡淡的過活,倒也沒什么。
可是就像是尋媽記里的泰德,每一次都太早的說愛,每一次都投入全部真心,雖然失望過無數次心碎過無數次,但還是遇見了值得他用一生呵護的老媽,遇見對方就像遇見另一個自己。兩個人都已不再年輕,經歷也已不再單純,但還是惺惺相惜的獻上完整的一顆心。
而他,也終于拿起電話撥出他的第一個客戶電話,不管成功與否,至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離成功,也更近了一步。
記得初中的第一篇語文課文是《在山的那邊》,從來也沒有人知道山的那邊是什么,只知道是另一個世界。而在追求夢想的過程,要翻越多少山趟過多少河才能看到那邊的風景,因為沒有誰是一生下來就在山的另一邊的。我們能做的,只有拼命往前走,不管功成名就亦或是鎩羽而歸,那些流過的汗,那些沿途的風景,卻化成一生的財富。
我不想失敗,更不想讓成長的速度追不上老去的速度。當歲月在臉上留下痕跡,卻不曾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你的腳印,回顧一生不過碌碌無為,你會想念那些塵封已久卻從不曾爭取過的夢想。
所以不要因為怕失敗就不敢開始啊,就算你背上重重的殼披上厚厚的甲卻終究要為柴米油鹽煩惱。
我們都需要那種勇氣啊,在這光怪陸離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中摸爬滾打,磨礪的一身堅硬鎧甲,回頭看,那少年時的夢想還在那里,閃閃發光。因為青春只有一瞬,而這一瞬,你一定能成功的啊。
不如憑著少年輕狂咬著牙往前走,然后,看遍世間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