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
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韓非子》
引子
洛陽郊外,一行四人正赤裸著上身在田間勞作。突然遠處的官道上塵土飛揚,一輛華蓋馬車從中駛過,車后十幾個護衛甲士緊密相隨。
田中一曬的黝黑少年男子趕忙停下手中的活,兩眼癡癡的望著車隊,甚是羨慕。
“看看看,有啥可看的。從小到大還沒看夠嗎?田不好好種,一天盡想些不現實的東西。”田里的中年呵斥道。
“我們生來就是莊稼人的命,富貴名利不是我們能享的,明白嗎?”
少年男子收回望向車隊的眼神,拿起手中的鋤頭心不在焉的鋤著腳下的地,口中喃喃自語:“我絕不會種一輩子地,絕不!”
據史料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鼻祖鬼谷子有四個非常杰出的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孫臏和龐涓向鬼谷子學習兵法韜略,蘇秦和張儀則學習游說之術。這四人學成后,都成了當時舉足輕重的人物,左右著戰國局勢。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其中的一位。他從一個農家底層人物,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滿腹的經世謀略,硬生生的殺出一條血路,坐上了戰國時期“聯合國”的秘書長。
“懸梁刺股”的故事聽說過吧,沒錯,他就是“刺股”的主人公——蘇秦。
01
蘇秦出生在洛陽,也就是東周王室所在地。家里世代農耕,無資源無背景,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底層子弟。身處王室周邊,每每看到達官貴人、王侯將相穿梭其中,蘇秦便心生艷羨。
“什么時候我才能像他們那樣。”蘇秦常常在心里想。
無心農事的蘇秦常常遭到父親的訓斥。為了使蘇秦的心安定下來,父親早早的就為了蘇秦找了一個媳婦。可即使如此,蘇秦依舊沒收心。慢慢的,就連他的媳婦也越來越嫌棄他,說他不務正業,整天跟丟了魂似的。
但命運的枷鎖牢牢的栓住了他,他無力掙脫。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是“命”,所逢機遇是“運”。蘇秦生在農民之家,這是他的命。他想要改變自己的困境,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就要靠后天的“運”了。所幸,他遇到了那個改變他命運的人——鬼谷子。
鬼谷子一次下山偶遇了蘇秦,鬼谷先生不知是看上了蘇秦哪一點,竟然把他收做了徒弟。或許是蘇秦這個小鮮肉長的討人喜歡吧(不然后來怎么能把燕王的母親給睡了呢)。
蘇秦不顧家里人反對,毅然跟隨鬼谷子上山修行。人的一生,能改變命運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他必須要抓住。
02
數年后,蘇秦學成歸家。他出山游說的第一站,便是周王室。
見到周顯王,蘇秦侃侃而談,縱論天下大勢及治國之策。蘇秦自信滿滿,本以為成竹在胸,富貴翻手可得。可周顯王和王室大臣對這個王城郊外的農家子弟不以為然。一個從小在田間長大的窮小子能有什么高深的見地,滿嘴跑火車,于是便打發蘇秦走了。
蘇秦畢業后面試的第一家公司宣告失敗。
這次的失敗給了蘇秦一個小小的打擊,也讓他重新思考了天下的形勢。周王室已經日薄西山,茍延殘喘罷了。它只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各諸侯國早已不把他當回事。周王室這個平臺太小了,即使自己被周王任用,施展的空間也非常有限。
必須要尋找一個更大的平臺來施展抱負。思忖有傾,蘇秦心中便有了主意。
回到家中,蘇秦做了一個讓家人驚愕的決定。這個決定幾乎讓他與家人決裂。
“我要變賣我那份家產,然后周游列國,游說諸侯,必能得一番富貴。”蘇秦對家里人宣布了他的決定。
父母、兄嫂一聽,這還了得,對他大罵不止,極力勸阻。
“好好的田地你不種,總想著以口舌博富貴。他日你若失敗,拿什么安身立命。”父親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口氣。
但蘇秦已經鐵了心,任誰勸都無動于衷。
一旁的媳婦一言不發,只是哭泣。
就這樣,豪情萬丈的蘇秦拿著變賣家產的資金,離開了家。殊不知,更大的失敗在前方等著他。
秦國,這個因替周天子養馬有功而獲封諸侯的國家,自商鞅變法后國力日益強盛,壓制著東方六國,隱隱有統一天下的氣象。
蘇秦的目標便是秦國。
蘇秦到秦國后,以秦國的地緣優勢為重點來游說秦惠文王。秦據關中,四塞之國,地理位置十分的優越。外有山河之險,內有關中平原,沃野千里。其地理形勢對山東六國成高屋建瓴之勢。進可攻,退亦可守。
蘇秦對秦惠文王說:“此天府也!大王憑此可吞天下,稱帝而治。”
可彼時的秦惠文王剛剛繼位,才將商鞅處死不久,國內尚未穩定下來。因而拒絕了蘇秦。
蘇秦游說秦惠文王沒成功,是敗在了時機上。待到幾十年后,秦惠文王之子秦昭襄王在位時,范睢入秦,以同樣的說辭成功游說秦王,范睢被秦國重用。
【題外話:如果有喜歡地緣、軍事地理的朋友,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本書,饒勝文著的《布局天下》】
游說秦國失敗的蘇秦并沒有離開,索性在秦國住了下來。據《戰國策》記載,蘇秦在秦國一連給秦王上了十幾道奏章,但他的建議依舊沒被秦王采納。
無盡的挫敗感在他心里滋生,難道我蘇秦真的注定只能做一輩子農民嗎?變賣家產所得的資金已經用完了,身無分文的蘇秦只好踏上了回家的歸途。
03
回到家中的蘇秦,本以為能感受到些許的家庭溫暖,沒想到等待他的卻是冷嘲熱諷和百般的不待見。
父母見蘇秦如此狼狽的歸來,不僅無一句安慰之語,還破口大罵:“正經事不干,把田地給給賣了,盡做些耍嘴皮子的事,如今落得這般模樣,也是活該。”
妻子見了更是不予理睬。又累又餓的蘇秦想讓嫂子弄點吃的,嫂子竟以家中無柴為由,讓蘇秦吃昨日剩下的冷飯。
“我讀了這么多書,依舊不能取得富貴榮華,讀再多的書又有什么用。”
看一個人是否能成功,只要看他在失敗后的表現,便可得出一二。
蘇秦沒有放棄,若是如此,他將一輩子在家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即使千難萬險我也要走下去。”頹廢一陣后,蘇秦就立刻振作起了精神。
苦惱中的蘇秦突然想起下山前鬼谷先生曾對他說過:“下山后若游說失意,就把《陰符》這本書拿出來熟讀。”蘇秦翻箱倒柜,從書箱中找到那本鬼谷先生所贈的《陰符》一書,日夜苦讀。累了就用錐子往大腿上一刺,頓時精神抖擻,比十罐紅牛還管用。
蘇秦刺股
蘇秦這一刺,一個成語就被他刺出來了——懸梁刺股。當然,這個成語他只創造了一半,另一半“懸梁”指的是東漢時期的孫敬。
蘇秦鉆研《陰符》一年,終于大徹大悟,對游說之術及天下大勢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于是蘇秦便再次離家游說諸侯。
“我蘇秦此番必能成功,功名富貴易如反掌耳!”
04
想起一年前在秦國,秦王連續十數次的拒絕自己,以至于狼狽歸家,遭受諷刺與挖苦,蘇秦心里便不是滋味。于是決定不再去秦國游說秦王,轉而采取合縱之策,合六國之力對抗強秦,找回在秦國丟掉的面子。
蘇秦首先來到趙,蘇秦把趙國作為第一站是有原因的。三晉之地直面秦國,秦國若要向東征伐,三晉首當其沖。所以說秦國對趙魏韓三國的威脅是最大的。
昔日的三晉最強國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敗于齊國,以致實力大減。而這時的趙國在悄然的崛起,若趙國答應了合縱,說服其他國家就相對容易了。
當時的趙王剛繼位不久,國政由國相公子成把持,史書上說是因為公子成不太喜歡蘇秦這個人,所以就沒有讓他見到趙肅侯。
首站失利的蘇秦向東來到燕國,等了一年才見到燕文侯。
在燕國,蘇秦終于成功說服了燕文侯。得到燕國明確表態后,蘇秦再次來到趙國,此時公子成已死,蘇秦便一鼓作氣,成功游說趙王。趙王大為高興,資助蘇秦千金,催促他加緊游說其他各國進行合縱。
戰國形式圖
緊接著,韓、魏、齊、楚在蘇秦的游說下,全部答應實行合縱之策。至此,蘇秦的合縱大計初告成功。
關于蘇秦游說各國的詳細過程,這里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史記》和《戰國策》中有關蘇秦的片段。
蘇秦成功促使六國合縱,被推舉為合縱的“縱約長”,兼配六國相印,風光一時無二。
窮小子出身的蘇秦,終于擺脫了淪為農N代的命運,實現了階級的跨越。
05
六國合縱的消息傳到秦國,秦王大為震驚。在六國合縱期間,秦國15年不敢東出函谷關。
合縱成功后,蘇秦返回趙國向趙王復命。途中路過家鄉洛陽,各諸侯派來送蘇秦的隨行人員之多,車隊之華麗,堪比帝王。周顯王親自派人慰問蘇秦。洛陽城外的百姓悉數伏跪在道路兩旁,其中便有蘇秦的家人。
蘇秦榮歸圖
父母、兄嫂及媳婦都低著頭不敢正視蘇秦。蘇秦對其嫂嫂說到:“嫂嫂昔日待我傲慢,不為我熱飯,今日為何卻對我如此恭敬。”
嫂嫂說:“因為您如今地位尊貴,不是以前那個困頓潦倒的窮小子了。”看到前后態度判若兩人的嫂嫂,蘇秦感慨萬千:“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時就尊敬我,貧賤時就輕視我。人情冷暖,可見一斑。”
真是“時也、運也、命也!”
蘇秦回到趙國后,被趙王封為武安君。坐鎮趙國,指揮合縱。
后來,秦國采用“連橫”之策,逐步瓦解了六國的“合縱”。六國又回到了互相攻伐的時代。
合縱之策被破壞后,蘇秦依舊周旋于各國,想努力維持已經名存實亡的合縱聯盟。
公元前333年,燕文王去世,其子燕易王繼位。次年,齊國伐燕,連下燕國十座城池。蘇秦受燕易王所托,出使齊國,游說齊國歸還城池。蘇秦不辱使命,幫助燕國拿回被奪城池。
燕國是蘇秦的發跡地,燕文王更是蘇秦的貴人。但蘇秦卻做了一件非常對不起燕文王的事。他把人家的老婆給睡了。
燕文王在地下要是知道這個事,估計要把棺材板給掀開。
蘇秦與燕文王夫人私通的事被燕易王知道了。按理說,蘇秦睡了他老爸的女人,他應該大發雷霆才是。可燕易王不僅沒有發火,反而對蘇秦更加的優待。這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一下,燕易王為什么會這樣做。最有可能的就是,這個文王夫人不是燕易王的親生母親。燕易王比以前更加的優待蘇秦,只是為了留住蘇秦這個人才,暗示蘇秦:本王不會怪罪你,只要你為燕國好好效力,榮華富貴不會少了你的,包括我老爸的女人。
但蘇秦對燕易王的反常舉動感到不安,摸不準燕王的心思。于是就對燕易王說:“我留在燕國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如果我假裝被燕王您趕出燕國,然后逃去齊國。齊國一定會重用我。這樣我就可以在齊國為大王您謀取利益了。”
燕易王答應了蘇秦的請求,讓蘇秦在齊國從事間諜活動。蘇秦的一生也將在齊國畫上句號。
06
到齊國后,蘇秦被齊宣王封為客卿。
蘇秦的臥底生涯就此開始了。
公元前301年,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位。蘇秦對齊湣王說:“先君去世,您應該把葬禮辦的越隆重越好,這樣才能顯示您的孝順啊。”葬禮辦完后,蘇秦又對齊湣王說:“大王,您應該多多的建造華麗的宮殿,這樣才能顯示您的尊貴 ,彰顯您的功績啊!”
靠嘴巴吃飯的蘇秦把齊王哄的一愣一愣的,齊國因此非常的信任他。
蘇秦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搞垮齊國,以減輕齊國對燕國的壓力。
蘇秦的所作所為引起了齊國許多大臣的警惕,有人就勸諫齊王說:“蘇秦此人居心不良,大王您要警惕啊!”齊王不聽,對蘇秦寵幸日甚。
蘇秦在齊國混的順風順水,竊取了齊國大量的絕密內容給燕國。殊不知,危險也在一步步向蘇秦靠近。
公元前284年,蘇秦遭人刺殺。據《史記》記載,蘇秦被暗殺,是因為齊國的大臣與蘇秦爭寵,嫉妒蘇秦。小編認為這種說法不可信。很大可能是齊國已經有人開始懷疑蘇秦是燕國派來的間諜,所以暗殺蘇秦,以保全齊國的利益。
從蘇秦臨死前對齊王說的話可窺見一二。蘇秦被刺重傷,齊王非常惱怒,下令捉拿兇手。蘇秦對齊王說:“大王,我死后請您將我車裂于市。對外宣布就說蘇秦是燕國派來的奸細,請殺人者出來領賞。這樣就可以抓到兇手了。”說完蘇秦便死去了。
蘇秦死后,齊王依照蘇秦的做法,果然抓到了兇手。
蘇秦從一個底層草根,一步步成為攪動戰國風云的人物,靠的是什么?除了在逆境中不放棄等老生常談的道理外,還在于他懂得把握個人的機遇以及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弄潮者”,只是在漲潮時,他們選擇了站在潮頭,借助潮水的推力,加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