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等火車來。人很多,火車晚點20分鐘。不知道怎么打發時間。有些頭暈目眩。
塞在人群里,擁擠著挪步,終于找到位置,安坐下來。腳痛,露出腳后跟。疼痛舒緩了些。
拿出一本書,準備讀,看了幾行還是放下了。心難以入靜。窗外黑漆漆中閃著黃或紅的亮光,有整齊的路燈略過。轟隆隆的高鐵聲,很響。以前沒注意有這么響。
我坐在最前排,很空曠,伸開腿都觸不到前方的隔壁。旁邊有稀稀碎碎的交談聲。而我呢,卻有一種沒有著落的焦慮感,籠罩著我。沒找到耳機,我沒有辦法把自己隔離。有時音樂就是一層天然的保護罩。根據你的選擇,可以選擇溫暖的籠罩,還是悲傷的籠罩。而我現在就像遺落在沙灘上的魚,沒有水讓我潛入。而我自己又沒有辦法自我浸潤,干巴巴的一條魚,干巴巴地等著火車的終點。
一直在熟悉的環境里待著,很少觸碰到這種在路上沒有著落的焦慮感。旁邊都是打包的行李,不敢直視那些行李,感覺漂泊而刺眼。
想起當年從杭州到上海,身上只剩下一點點錢。買個普通火車票都不夠。厚著臉皮問人借著10塊錢,才買了票來到上海。一待就是將近10年。
好困,卻不想睡。
穿梭在杭州
散步在湖邊,清冷的風,徐徐的湖水,波光瀲滟。走了一會,腳就痛了。我們就租了自行車,半天50元。騎著自行車,冷風劃過臉龐,長發順風飄揚。極速騎行,沿著西湖,經過蘇堤,經過白堤。走走停停,我們一前一后,相互追趕,等待。
遇到宜人的風景,就停車拍照、欣賞,同贊嘆,太美了。陽光透過湖面,波光粼粼,閃爍迷離,真的可以渙散眼神。
蘇堤湖波涌動,一波未平,千波蕩漾,讓平靜的心也生漣漪。而白堤,仿佛一面湖鏡,浩瀚無垠,卻如如不動,會讓人心生靜謐。
路過美術館,磚木色的獨棟小樓,別樣的風情萬種。把車停在路邊,想進去一探究竟。美術館門口有一穿著單薄的精瘦女孩,在擺著各種姿態,一個男人拿著相機不停地拍著。好像是網紅吧。
我們徑自走進美術館,慢慢地欣賞每一幅畫作。保安走近我們身旁,善意地提醒里面還有很多作品。遇到共鳴的畫作,駐足觀賞,感受色彩、形態、輪廓。遇到一幅畫作上出現“穆勒”兩字,想起小裴的穆勒書信時光。朋友特意拍了照片。
從美術館出來,肚子餓了,準備去找吃的。不想將就,朋友在手機上選了一家海鮮自助餐。導航定位好位置,騎著自行車前往。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手雖然凍僵了,卻很自在。杭州的街邊建筑,用韻味包裹著,散發出別樣的味道。但是有時包裝過度,會讓人感覺僵化不自然。
有一處號稱“印象西湖”的西湖角落,水面上零散著假的荷花、荷葉。毫無美感,還沒有那一大片枯荷好看。
真的是騎行了很久很久,經過一個又一個路口,騎行40分鐘左右,才找到餐廳位置。不湊巧的是那個自助餐廳在一家酒店里面,酒店正在接待人大代表,暫停營業。醉了。
沒有辦法,繼續騎車尋找餐廳,還好在不遠處的地方,找到了另一處很不錯的海鮮自助餐廳。口味都很不錯,穿著廚師衣服的外國人,很紳士地幫我撿起掉在地上的勺子,幫我去換了一個干凈的勺子。三文魚、烤魚、烤牛排、奶酪、茄子、皮蛋豆腐、清粥、金針菇,還有美味的提拉米蘇和說不出名字的蛋糕,苦的不能再苦的咖啡。
沒有吃的過飽,只吃到合適就停下了。我們一起聊天、玩笑。對聊天的內容都失憶了,只記得吃過的每一樣食物。
不得不提到我的記憶力,越來越倒退了。前一秒發生的事情,說過的話都記不太清了。很多時候只記得那一團團感覺,想起我曾經最喜歡的一部電影《我腦海里的橡皮擦》。女主就是越來越失憶的故事。當時真的特別喜歡,看一次哭一次,每一次都哭的稀里嘩啦。
我們好像回到大學時代,暫停了日常的按鈕,只享受當下的這一時刻。吃完飯,又騎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下午風停了,陽光暖暖的,湖邊依然美不勝收。沿著蘇堤返回借車的地方,然后沿著湖邊漫步,清澈的湖水,里面的水草綠瑩瑩的,一動不動,好像被水的冰冷凍住似的。水中看見一條魚,黑色的,有孩子的手掌那么大。
未完待續。
朋友無意抓拍的一張照片,很喜歡。只有這一張,請忽視她拍的其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