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燙姐不姓燙,名字里也沒有一個“燙”字,叫她燙姐,純粹因為她是這條美食街一個賣麻辣燙的小老板。
? ? ? ? 這條美食街位于四線城市鬧市位置,中午至午夜十二點前都是一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景象。盡管只是一個三四米長的小小攤位,但租金卻不便宜。因為熱鬧,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多,燙姐的生意倒也挺紅火!燙姐攤位雖小,種類卻多,各種豬牛雜各類青菜還有蘿卜豆腐芋頭雞鴨腳什么的一應俱全,現在的年輕人口味重,都愛到燙姐這自個燙點麻辣燙來吃過過嘴癮!
? ? ? “外婆外婆,我要個雞腳!”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對著燙姐喊!不明所以的人一定以為小孩在瞎喊,因為燙姐看起來不過像二十歲末的人,不僅身材凹凸有致還穿著非常時尚!怎么看都是八零末或者九零初的人啊,怎么可能是一個幾歲孩子的外婆呢?
? ? ? 但事實的真相卻是:“孩子還真是燙姐的親外孫女”。燙姐早熟,十六歲生下女兒,女兒也不甘落后,十六歲生下這個正在吵著要吃雞腳的女娃。而今年,不過是燙姐過的第三個本命年而已,但卻已當了四年外婆!
? ? ? “娃,來外公這,外公給你吃烤翅!”在燙姐攤位隔壁擺燒烤攤的阿貴恬著臉壞笑著逗小孩!
? ? ? “滾!甭想在我娃面前占老娘的便宜!”燙姐故意板著臉罵阿貴,其實只是一種嬉笑怒罵!
? ? ? “這兩口子又在聊騷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關系親密似的!”在阿貴攤位隔壁賣老壇酸菜的金姐加入了碎碎念!于是一條街便又取笑起了燙姐與阿貴的那些真真假假的曖昧情事來!
? ? ? 在被街坊四鄰熱議時,燙姐從來不生氣,都是一笑而過,既不否認也不承認,讓人猜不透她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在意別人的議論。其實燙姐內心是有些介意的,但卻不想在臉上表現出來,她明白自己越是表現出在意的樣子她們也會越有議論的興趣,所以干脆隨他們說好了,反正也不影響生意!燙姐有時候會想起她的發小于歌,想到于歌就會陷入長久的回憶之中。于歌跟燙姐是同學也是鄰居,小學時代玩得挺好,小學畢業之后就各奔東西再也沒見過面!于歌爸媽在村里開雜貨店,開著開著就開到了鎮上后來又開到了城里,所以于歌后來是在鎮里上中學還是在城里上中學燙姐就不知了。那天燙姐正教外孫女唱小調,有幾個女人來到燙姐的攤位坐下點麻辣燙,燙姐一如既往的安頓好外孫女招呼這幾個女人,完全看不出有一個女人是于歌。還是于歌仔細端詳了燙姐許久,而后用不敢確定的語氣問燙姐是某某村的某某么?燙姐看著這個眉清目秀的女人問“你是誰啊?”
? ? ? 女人說“我是于歌啊,想起來了沒?”
? ? ? “啊!于歌?當然記得!你是我們班的小百靈,我們該有二十多年沒見過面了吧?”
? ? ? 說到于歌,燙姐當然記得。于歌不僅人漂亮歌唱得好,還是學霸一枚!當年不知多少少年惦記著于歌,對于同樣漂亮確是學渣一枚的燙姐那待遇可是千差萬別!
? ? 自那次偶遇以后,于歌倒是時常來燙姐這點麻辣燙吃,也不知是真的愛吃還是來找燙姐來拉家常!陸陸續續的交流著彼此這些年的過往,各自感概一番!
? ? ? 學霸于歌在上學的道路上一路綠燈順風順水的本科畢業后到了市里某單位上班,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朝九晚五的平穩日子發不了財也餓不死!”于歌晚婚,孩子才一歲多,丈夫是另一個單位的上班族,平穩度日!看到燙姐那個四歲的親外孫女,于歌是笑抽了。她說是笑她自己太晚婚了,“我才當媽而你卻早已當婆!我跟你比是整整缺了一代人啊!”
? ? 學渣燙姐小學畢業后便不再繼續上學,聽從老媽的安排到鎮上一個手工廠做手工,做做停停的在家里與工廠徘徊。十五歲那年便與同村的長青看對了眼,長青長得高大帥氣,十七歲!兩人偷偷摸摸的來往半年,燙姐肚子大了雙方家里才發現出了問題,而后基于雙方是你情我愿,草草辦了一場喜酒便定了下來!燙姐十八歲時,長青因偷竊鋃鐺入獄被判了刑,燙姐氣不過,一走了之,女兒便成了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撫養。燙姐自從離開村子以后就去了廣東打工,有時進廠有時給一些小店做銷售員,都做不長久。最長久的那份工作應該是做發廊妹,三年!也就是那三年她有了點積蓄,至于是如何積蓄到的大家心知肚明!后來與同是在廣東打工的外省的小伙相戀,情到深處時自己貼人又貼錢的跟著小伙回到小伙子的老家創業。只是不到兩年,他們的生活又回到解放前,小伙又繼續去廣東打工,甚至還交了新女友。燙姐雖為他生了個男孩,他卻依然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燙姐看著這陌生地方這爛攤子難收拾,又一次拋棄了自己的孩子獨自一人去廣東,然后便再也沒回去過!鄰居都說燙姐的心是鐵做的,不疼娃,自己生的都可以做到不聞不問!燙姐苦笑,云淡風輕的說也許吧,我壓根就沒心!
? ? ? 兩度不領證的婚姻兩次失敗讓燙姐對愛情是徹底的死心!她不再指望嫁人靠男人過日子,也不想再到廣東那個傷心之地。她痛定思痛,決定在家鄉的小城市謀生,一切靠自己,從頭再來!她先幫別人打工,積累了點錢便盤下了這個麻辣燙攤位自己擺賣!剛開始在這條街擺攤時,偶爾會有人吃白食,燙姐覺得也無所謂,不給錢就不給錢了,命要緊,自己又沒什么靠山,只能吃啞巴虧!可是連著幾次都被那群小混混賴賬,倒是隔壁燒烤攤的阿貴看不下去了,魁梧的身材加上一臉的痞子相往小混混們面前一站,放話出去“燙姐是我的女人,誰跟燙姐過不去就是跟我阿貴過不去!”小混混們看到阿貴,也許在這條街還保留著阿貴的傳說,都焉了。從此之后每次到燙姐那吃東西都恭恭敬敬的叫上一聲“燙姐”,再也沒少過一毛錢。也就那次之后,阿貴跟燙姐的事就被傳開了,其中真假除了當事人誰知道呢!
? ? ? 兩年前,一個怯生生的少女領著一個兩歲的小女孩找到燙姐,這個少女就是燙姐跟長青的女兒。看到女兒又走自己的老路,燙姐心里是堵得慌,認命的閉上眼,算是接受的她們母女。誰讓自己在女兒的成長里一直缺席!這也算是報應吧!燙姐問女兒怎么知道找到這來的?女兒說早就知道她在這了,村里很多人都見過燙姐在這賣麻辣燙。要不是孩子爸消失了實在生活不下去,女兒也不會來找她這個不負責的媽!
? ? 燙姐第一次去咖啡館是受于歌的邀請,她無數次路過咖啡館,看到門口的牌子上寫著她看不懂的英文她就沒了進去的欲望!有一次阿貴建議進去“享受享受”文化人的生活,燙姐說他你認得牌子上寫的是什么我們就進去!阿貴憨憨的拍拍自己的腦門,放棄了“進去享受”的想法!
? ? ? 一杯咖啡二十八到一百多不等,一碗意大利面五十六!燙姐感覺內心一陣寒冷,還好不是自己請客,想想自己的麻辣燙可是一塊錢一串的,得賣多少串才付得起這里一次的消費?她還有更不明白的是于歌明明說自己發不了財只是餓不死而已,怎么有錢來這地方消費啊?于歌貌似這里的常客,跟老板服務員都挺熟的樣子!聊天里得知,于歌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特別單調特別無意義!說供房養孩子壓力大,孩子早教課越來越貴,再大點還得學一門樂器花費就更大了!沒錢出國游,老公不關心體貼自己;各種煩心事一大堆!于歌說燙姐還是你過得好,不用想太多,你第三代都來了沒有教育問題的煩惱,教育外孫女是女兒的事!燙姐無言以對,她從來都沒想過于歌說的這些問題。外孫女就管她吃飽穿暖,女兒替別人打零工,偶爾幫燙姐賣賣麻辣燙!至于什么教育房子的問題她沒想過,女兒更不會去想,租房不也一樣過日子嘛?
? ? 咖啡館約過之后,于歌很少找燙姐了,燙姐也沒有時間去想。每天賣她的麻辣燙,帶帶外孫女,高興了也跟阿貴約約會,自己開心就好。她是想明白了,她跟于歌早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偶遇拉幾句家常還行,要說聊天談心那是壓根聊不到一塊,各自都難以理解對方的心境。既然如此,那慢慢疏遠也情理之中的事,又何必太在意?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