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內向?內向與外向的關鍵區別在于:人在壓力下或者沒有力氣的時候,精力從哪里得到補充——外向的人通過與別人的交際來獲得能量,而內向的人在獨處中恢復“元氣”。
今天我們為什么要談內向者的優勢,就在于傳統觀念中,無論學校或者公司都要求我們成為一個外向的人。比如:總是要求內向者不要太死板,要求活潑、外放;對內向者的評價總是離不開“不擅交際”“不善言辭”,而對外向者的評價總是健康、樂觀與積極。這些對于內向者來說無疑是有害的,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身邊的這些“內向者”也同“外向者”一樣,都會創造偉大的奇跡。
歷史上,很多名人都是性格內向的人,比如: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圣雄甘地、奧巴馬、比爾.蓋茨、卡夫卡,等等等等。
因此,今天我們在職場中,如果我們身為一個內向者,我們該如何發現自己的優勢呢?
德國著名性格咨詢專家西爾維婭.呂肯在《內向,也是一種優勢》這本書中,詳細列具了內向者的十大優勢,這十大優勢是:
一、謹慎
做事謹慎;避免風險與冒險;細心觀察;尊重他人;三思而后行;不難纏;能適度地談論和自己有關的信息。
二、看到本質
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得深層次的東西;強調本質;介紹內容會聯系意義、深度與質量;談話內容豐富。
三、集中
集中精力;能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無論是內心還是外界設定的活動;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細心。
四、善于傾聽
從對方對信息、觀點以及需求的表達中提取精華,與之完成對話。
五、安靜
內心的安靜是集中精力、放松、內心精澈、找到自我本質的基礎。
六、分析式思考
有計劃、有組織;能分析復雜的關系,并從中找到系統性的信息、觀點、答案和方法。
七、獨立
獨處;獨立;有自己的原則,內心不遵從別人的看法;忘我。
八、堅韌
為了完成一個目標,會用心一鼓作氣。
九、用書寫(代替言論)
喜歡用書寫的形式表達自己,而非口頭表達。
十、移情能力
可以設身處地地為自己的伙伴著想;很少與別人發生矛盾;把集體的利益放在首位;隨時準備妥協;妥善地調節關系。
從以上十個內向者優勢中,你能找到你的優勢嗎?試著回答這樣的問題:你羨慕或喜歡的一個模范或榜樣她/他有什么優點?結合十種優勢列舉出你自己的三大優勢。
找到優勢下一步就是要有意識地保護好自己的優勢,因為這些都是你的資本。結合蓋洛普的優勢識別測評,對你的優勢進行分析。工作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優勢上,而不是常人所認為的“缺點”。
內向的人最害怕的莫過于與外向者相處?,F在,你需要運用你的“內向策略”。
1. 談話中,將談話內容帶到正確的點上,盡量言簡意賅,清楚表達自己想說的。(看到本質、分析式思維)
2. 要對對方的事情感到理解。(主動傾聽、分析式思維、移情能力)
3.學習讀懂別人發出的信號,如生氣、無聊、詛喪和害怕。
4. 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要詢問對方的需求。
那么,在工作中,如何讓人看到你的成績,讓內向的你脫穎而出呢?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要記住“五規則”。
規則1:面對你的領導——首先要正視自己
記下你取得的成績:獨立完成的項目;解決的問題;與難溝通的同事或顧客成功的交流。每半年檢查一下清單,將最特別的事情整理到一張A4紙上。定期給上司發送一個關于你項目完成情況的小總結,最多寫一頁紙。
規則2:與同事和領導建立聯系
通過典型的專業性場景,比如同事間的談話、會議、演講,來展示你取得的成績。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外建立自己的專業社交網絡。
規則3:記住自己感興趣的事
如果按照規則1中說的做,就能了解自己做什么比較容易或者對什么感興趣了。
規則4:承擔責任
有些任務是你會做的但不是你的工作,你要有意識地決定去承擔一項任務,然后為它負責。承擔責任意味著要讓別人看得見:讓別人知道你負責什么,你在做什么。
規則5:分配你的責任
和規則4并不矛盾。如果你的工作涉及一些你不擅長的領域,而其他同事恰恰又能提些重任,何不將你的工作托付給別人呢?
當然,無論內向者還是外向者都會遇到與性格相對應的困難與障礙,但重點是,我們要對自己的內心有所覺察,要去探究問題背后的成因與解決方法。我相信,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身兼內向與外向雙重性格,我們都在努力平衡這兩種性格對自己的影響。因此,認識自己比改變自己更重要,發揮優勢比消滅劣勢更重要。祝所有人,越來越好。
最后,附上蘇珊.凱恩《內向性格的競爭力》TED演講視頻,她也是《安靜:內向的力量》的作者。
今天就到這,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