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如此。?
經歷30天+的修整,今天再次奧森跑,跑道如此熟悉,而我的身體卻那么陌生。之前,跑5KM的輕松感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是急促地換氣,大汗淋漓和肌肉的酸痛。
為何,1個多月沒有跑,跑步的能力就下降如此之快?
跑步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讓我聯想到12年前有人也講過類似的話,只不過是講的銷售。 銷售與跑步驚人的相似。
1、跑步和銷售都要積累。
跑步需要積累,這和任何一項運動一樣,需要正確的技巧和長期的訓練。如果沒有掌握要領,跑步初始到你要起飛的時候,會發現各種疼,膝蓋、腳踝、跟腱和腳底板痛(問了度娘,才知道是足底筋膜炎)。這時,你會被打回原形,休養,調整直到身體恢復。如果能掌握正確的跑步要領,會讓你跑得“身輕如燕”。
而長期大量的訓練,為你打好基礎,讓你跑得更遠。同樣是5KM,你停歇1個月去跑和你堅持每周跑步2-3次,身體直接的反饋是不同的。我沒有做過對比研究,只是直觀感覺,前者會覺得整個身體都很沉,盡管我只有75KG,而后面的情況,你可以在跑5KM時與人聊天,換氣相當流暢,這就是最大的不同。所以我們常規量的積累對我們長久堅持這樣運動意義深遠。
?說完跑步,也要講講銷售,我進入這家企業第一課就是銷售技巧。我記得那時培訓,我第一次乘飛機,從雙流機場出來,成都難得的夕陽透過窗戶,睜不開眼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我的未來。 技巧是一定要有的,它可以將你從小菜鳥迅速提升幾個段位,瞬間信心爆棚,這些技巧也需要日積月累的使用,尤其是在拜訪客戶稍加使用,會顯得恰到好處。由于我們的培訓教材都是美國翻譯版本,沒有經過中國改良,因此在早期非常生硬,比如拜訪流程中開場白,自我介紹,雙手遞上名片,文字向著客戶等等諸如此類的小細節,但是久而久之將成為一種能力,或是本能的反應。我相信,銷售如長跑,需要技巧,更加需要你日積月累,才能成為最終想成為的你。?
2、跑步和銷售都要堅持。
跑步需要堅持。一點不假,從事這樣運動來說,從心里上你需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在行動上,更加需要做好計劃,堅決執行。而就具體跑步而言,一個5KM,其實在起初2公里都是比較輕松的,最難的就是3-4KM這個階段,前面消耗體力,后面還有更長的距離,這對跑者心理和身體都是一種考驗,挺住3KM你就可以看到勝利的曙光了。 但是對于大多數初跑者來講,都是在3KM就歇了,走走停停是我們舒服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卻永遠無法將我們帶入目標狀態,這也就是大多數跑者,一直在跑卻沒有突破自己,和堅持相關。 奧運剛結束,我們看看博爾特滿目瘡痍的腳,就知道堅持背后的代價。
我們今天在將兩個不同領域的運動(銷售也是體力活兒)拿來對比。我剛入行時,帶我的是一個嚴厲而美麗的大姐,經常在口頭掛著一句話,"銷售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年我一直記得這句話,大多數被表彰或因銷售出色而擢升的銷售,基本都有一些特質,其中之一就是堅持,夜以繼日的高頻率拜訪,常年午休的堅持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才獲得成功。有時候也想,銷售就好比農民伯伯種地,收成多少取決于付出多少,靠天吃飯的另說。?
3、跑步和銷售都看結果。
跑步要看結果。其實跑步也很現實的,按照配速,跑量等等分層,也如社會上一樣把你劃分為三六九等,跑得快的就被稱作大神膜拜(相比拜父母是不是更積德?),跑得慢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分母,永遠都是為了讓分子好看而活著。人家問你哪跑團的,參加過北馬沒,東馬,揚馬?似乎只要有一個城市就可以舉辦馬拉松,可喜可賀我的省會呼和浩特也浩浩蕩蕩的辦了一場馬拉松,總算躋身有”馬“城市,下次我可以說,”呼馬“算嗎?你要是再跑個“波馬”什么的,可了不得,如果男未婚,女未嫁,今晚我們一定牽手成功。還有大哥會問跑馬成績3小時嗎?這時你沒答案的話,或是說5小時,會倒逼出一種今生再無可戀的樣子。全民跑步是一項運動,本應該是讓我們更加健康,更加陽光,結果不應是單一的成績,我們并不是專業運動員,參加比賽,只為報效祖國。我們為健康而跑,因愛而聚,不也是一種結果嗎?
一直堅持“結果導向”,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第一家公司時刻要求“delivery"結果,這樣的理念深深融入血液至今。 銷售人員以交付結果為天職,這也是我非常佩服銷售的原因之一。如果我們不僅僅是以數字論英雄,也要考慮到銷售背后過程管理,從管理者和企業長遠發展來說,似乎更具價值。?
總之我們要勤學苦練,要堅持交付結果。不然,跑不贏別人,你瞎BB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