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自學教程連載 第7課 《 左手按音》
文/胡思琴
從本課起我們將進入左手指法的學習,首先我們要進行左手按弦的基本練習,這一課相當重要,琴友們要細心體會,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按弦習慣,對以后左手運指能力的提升起著關鍵作用。練習中我們的視線一般要盡量少看右手,大部分時間要盯著左手與琴徽,這就要求我們在之前必須把右手的基本指法練好,才能在眼睛不看的情況下把弦彈準。下面就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左手各指的按弦手型及減字譜寫法:
一、中指按弦
左手中指的減字譜符號為“
”,其按弦一般用指尖的正面按弦,按弦時整個手指呈弧形,第一關節盡量與琴弦保持垂直(指甲要剪掉),請看下圖:
一般在左手中指單獨按弦時,往往是在第一弦上較多,現在我們就來做一個左手按弦的練習。按弦時不要用死力、蠻力,一張不是太抗指的琴,只要將手臂的重量傳導到中指尖上,就足以將琴弦按住了。所以我們應嘗試用最小的力將琴弦按住,按弦后,只要右手能彈出清晰的按音即可。
練習三十三? ? 左手中指按弦練習
本譜中“
”就是徽外的意思,即十三徽左側一公分左右的地方。減字譜上半部分左側符號代表左手手指,右側的漢字數字代表徽位,九即是九徽,十就是十徽。“
”就是七徽九分的意思,“
”則是五徽六分之意。“
”讀作半,就是兩徽之間一半的位置。比如“
”讀為六徽半,就是六徽與七徽間一半的位置。減字譜“
”,讀為“中十勾一”,意為中指按住一弦十徽的位置再用右手勾一弦。本練習要求按弦盡量準確,按弦后彈弦無雜音,聲音不能太微弱也不能太暴劣。
二、無名指按弦
無名指的減字譜符號為“
”,其按弦一般是用名指尖部的左側面,按弦時名指呈弧形,第一關節盡量保持微曲狀態。名指的按弦要求是能立得住、按得牢,即使在按弦移動時,也要保持初始的拱形狀態。
左手名指按弦手型
在初學時,由于指力有限,有的琴友們可能會壓弦不實,這時琴友們可以將食、中二指搭在名指側面幫助其壓弦,詳情請看見下面圖片,但千萬不能將中指騎在名指甲背上助其壓弦。這樣一是手型不雅,二是容易導致名指僵硬。
練習三十四? ? 左手名指按弦練習
三、大指按弦
左手大指的減字譜符號是“
”,其按弦方法是用大指的右側面,以一半指甲、一半指肉觸壓琴弦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半甲半肉按弦法。按弦時大指第一關節須微曲,不能作用力翹起狀,左手虎口要涵空,其它四指自然并攏舒展,指尖向方稍偏左,不能緊張或作扭曲狀。左手大指的按弦位置從指甲側面的上部一直到關節側面的高骨上都可以,請看下面圖示:
下面我們來做一下左手大指的按弦練習:
練習三十五? ? 左手大指按弦練習
做這個練習時,眼睛要提前盯著徽位,左手跟著眼睛走,右手盡量不看,憑感覺找弦。發音要清晰有力、無雜音。
四、食指按弦
左手食指的減字譜為“
”,一般泛音使用較多,按音只是在一些多指同按數弦時才用到,其壓弦方法與中指差不多,也是以指尖正面壓弦,見下圖:
很多人在初學按弦時,時常會兒以下錯誤:大指關節翹起、用力韁硬;虎口緊壓大指、手指緊張;大指怕疼,不敢用指甲按弦;無名指按弦時變形,立不起來、站不住;中食二指常騎在無名指的甲背上用力;五指散開,手型夸張惡劣;中指與名指在按弦時第一、二關節塌陷,指型呈倒弧形。這些毛病都需要大家在練習時多多注意、及時避免,一旦養成習慣則積習難改,影響琴藝的提升。大家在做左手按弦練習時,一定要注意全身放松,肩膀與手臂切忌緊張。
有些琴友在練習左手按弦時,對手指的按弦部位往往找不準,遇到這種可以種參考下面的圖示,圖中長線所指的灰色陰影覆蓋的區域,基本上就是左手各指按弦的最佳位置:
總結一下左手按弦,一定不要用僵硬的力量死按琴弦,古人有“按欲入木”之說,筆者認為這句話容易誤導初學者。按弦時除了直接按弦的手指外,整個手臂從肩膀到指尖盡量做到放松,只要將手臂本身的重量完全傳導到按弦的指尖即可,有的琴弦稍高的可能再施加一點壓力,不能有把弦死壓的意識,琴友們一定要多加體會。
五、樂曲練習
做好上面的各指按弦練習后,最后我們來彈一首簡單的歌曲,名叫《天人合一贊》,給我們這一課作一個總結。演奏時左手的按弦、抬指盡量干凈、準確,要注意聽你的發音,力求清晰、純凈,指型須舒展自然、力求放松,手指離弦時,盡量垂直抬起,這樣會減少雜音。要注意散音與按音之間的連接,樂句不可有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