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快兩歲了,從發(fā)現(xiàn)這個小生命開始到現(xiàn)在看過的育兒書大約五六本,每本書或多或少都讓我從中吸取了些養(yǎng)分,獨獨這本給我的是感動,原來育兒即育己。《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書中有一種濃濃的人文關(guān)懷,不是單純的說教讓讀者如何管教孩子,更重要的是讓讀者學會尊重孩子,同時也照顧好自己。
?????? 書中說“管教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教”。這讓我想起去年和母親吵架時,母親發(fā)給我的一個信息,母親說“我是管不了你們姐弟倆了”。猶記得當時我一看見這個“管”字頓生反感,立即回了句“我們都是二三十歲的人了,用不著你管了”。在傳統(tǒng)的觀念中,孩子大概就是用來管的。母親管了我二十多年,以致于現(xiàn)在的我對母親的建議無論好壞第一反應(yīng)都是抗拒。仔細想來我們雙方都存在不對的地方。如今,家庭中的隔輩矛盾大都是源于“管”字。而這個“管”字往往會讓結(jié)果適得其反。正面管教的意思則是在理解、鼓勵和溝通的基礎(chǔ)之上去教孩子,不是簡單的說教。理解,尊重才是重點。其核心思想是“和善而堅定”。
?????? 以我家娃娃為例,娃娃很喜歡玩水,之前每次洗完澡即便水涼了也不愿出來,我叨叨無數(shù)遍效果甚微然后氣急敗壞的連拖帶拽的給他從澡盆里弄出來,再裹著嚎啕大哭的小家伙一頓哄。洗個澡常常弄得兩個人都筋疲力盡。當我知道要和善而堅定時,我改變了自己的方法。洗的差不多時,我會告訴小家伙他還有兩分鐘的時間可以玩玩,兩分鐘到了后就把他抱出澡盆,并告訴他明晚還會再洗澡。剛開始實行時,小家伙有一點點抗拒,但當我說溫和的說明晚可以繼續(xù)時,便不再掙扎。后來是我說時間到了,小家伙主動扔下自己的洗澡巾,伸出胳膊讓我抱出來。其實這中間也包含了作者的另一個重要觀點,即正面?!懊魈炖^續(xù)洗”比“趕緊出來”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也是從以尊重的方式尊重孩子,當我能理解孩子的行為,知道孩子并不是故意不出來,只是他太喜歡玩水了。我接下來的行動便做到了真正的心平氣和。我態(tài)度和善而堅定,孩子自然就更容易配合。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容易,但是實施起來卻很難。我還是會對孩子發(fā)脾氣,上一秒我還告訴自己要和善而堅定,但下一秒我可能就爆發(fā)了。但頻率少多了,發(fā)完脾氣后,我也知道和孩子說說為什么媽媽生氣,告訴他媽媽的感受。而不是像之前那樣,發(fā)完脾氣就拉倒了。別以為孩子太小不懂,孩子其實什么都明白,只是不會表達。有時候我說媽媽很生氣,小家伙會跑過來抱抱我,把頭伏在我的肩上,輕拍我肩膀。就像我哄他時一樣哄我。
?????? 書的最后一章是《作為一家人一起成長》當中強調(diào)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傳統(tǒng)的觀念往往告訴我們?yōu)槿烁改讣?4小時要為孩子考慮,花時間照顧自己會被認為是”自私“的行為。于是常常是累得半死還要照顧孩子,但這時候也會伴隨情緒的不穩(wěn)定,更暴躁易怒,孩子也容易感受到更大的壓力更容易沮喪,時間久了,漸漸會耗盡所有家庭成員生活中的快樂。這個結(jié)果與我們的初衷當然是南轅北轍。對此,我也是深有感觸。如果有一天我感覺很累,卻還要強打精神照顧孩子,結(jié)果只會弄得我和孩子都精疲力盡,然后再抱怨孩他爸,于是全家人都郁郁寡歡。但如果我在累的時候把孩子交給其他人看會兒,自己休息休息,再來照顧孩子,則大家都歡樂。大部分的時候,媽媽的情緒主宰著全家人的心情,一個強顏歡笑的母親自然不會令全家放松。
?????? 育兒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yǎng)和積累的。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世界,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然后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學會自主。少說教,多行動。避免懲罰孩子,但也不要無原則的寵溺孩子。分清孩子的欲望與需要。孩子需要食物,住所和依戀,需要溫暖和安全,但是不需要各種電子屏幕。需要信任和適當?shù)姆攀?,而不是以”愛“的名義來過度保護。其實和善、堅定、尊重等等何嘗又不是為人處世之道呢。所以說育兒即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