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完了這本橫跨大半個月的書,從初時的略有好感,到最后,真的喜歡上了它。
? ? ? ?一個性格乖僻生活無序的書店老板,固執地賣著自己喜歡的書籍,憑借年輕時一時的熱愛的激情,與妻子來到這偏僻荒涼的小島上開了一家書店,從此也開始了文中一生的故事。
? ? ? ?如果妮可未曾出車禍死去,那么A.J.的生活又會是怎么樣的呢?也許會一樣幸福地老去,只是命運給了他另外一個選擇的可能性。
? ? ? ?妮可永遠地離開了他,似乎一切也隨之而遠去了,他成天醉生夢死地活著,已經想著賣掉那本珍貴的《帖木兒》養老的事情了。在這里《帖木兒》也許象征著A.J.的底線吧,所以當一旦《帖木兒》被盜,他就失去了退縮的余地,只能一直往前看。而同時,瑪雅,這個一出生就被母親托孤在書店門口的女嬰,就像是上天派來拯救A.J.一樣,取代《帖木兒》成為他的念想,成為支撐他生活下去的動力。
? ? ? ?一個失意絕望的男人,因為命運的巧合收養了那個看似麻煩的女嬰,從此灰蒙蒙的生活之中又透露進一縷亮光。他開始學習成為一個父親,因為女兒的喜好而改變自己頑固的偏好,而小島書店也因此開始充滿笑語、開始有人情味起來。所有的人物其實都是圍繞著瑪雅聚的到來聚集到一起的,看到后來更是覺得安排得非常精細——瑪雅是丹尼爾的私生女,伊斯梅因為嫉妒偷取了《帖木兒》給瑪雅的母親讓她離開,蘭比亞斯警官成為了瑪雅的教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讓人覺得情有可原,無法討厭誰,也無法恨誰,說到底,還是愛占據大多數吧。
? ? ? ?我想,瑪雅也許不僅僅是瑪雅,她是書的精靈,在A.J.掙扎的時候給予他力量,為島上的人們帶去歡樂,讓浮躁的人沉浸在書中,找到彼此的歸宿。正如文中所講述的一樣,也許她是生來就屬于書店的,在書店中成長,對她而言是更好的選擇。也因此,透過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互動,在更深層次地,我們看到的是人們對于書的看法,對于書店的看法,這也是為什么這本書得到如此眾多讀書人喜愛的原因吧。
? ? ? ?發生在書店的故事,一個書店老板和圖書銷售代表的愛情,一本失竊的書,除此之外還有穿插于全文的A.J.的閱讀隨筆,以一本本書籍名稱命名的標題……這一切都在清晰地向我們傳達:《島上書店》是與眾不同的。
? ? ? ?其實對于書中提及的書籍,大多數都是沒有看過的,偶爾見到基本熟知的名字會高興上半天,也許也是因為不太喜歡看美國文學的緣故吧,當初在文學課老師的要求下只粗粗閱讀了幾本極具代表性的、知名的作品。所以也只能大致地領會每一章節前A.J.隨筆的深層含義,也許是對下文起到提示作用吧。
? ? ? ?看到故事的最后,還是被感動到了。A.J.被診斷出患了絕癥需要做手術,而在蘭比亞斯警官的信任和開導下,伊斯梅終于直視過去,賣掉了那本《帖木兒》給A.J.做手術。手術之后,A.J.一天天地失去自己的感知,卻也悟出了很多一直以來模模糊糊的東西。
? ? ? ?我們讀書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單。我們讀書,因為我們孤單;我們讀書,然后就不孤單,我們并不孤單。
? ? ? ?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 ? ? ?我們不全是長篇小說,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們成為一部人生作品集。
? ? ? ?A.J.死去了,但是小島書店卻不曾倒閉,因為書走到一起的蘭比亞斯和伊斯梅,繼承了書店,將此間人們對書的喜愛傳遞下去,直到消散的一天。故事的最后,新的銷售代表再一次來到小島書店,敲響了那扇門,依舊是和篇頭艾米莉亞一樣的開場白,仿佛是一個輪回,也許是又一段關于書的故事。
? ? ? ?正如A.J.最終所說,《島上書店》不僅僅是關于書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救贖和愛的故事吧。說不清到底是誰救贖了誰,也許正是因為有愛,那些在苦海中浮沉的人們,才能夠解脫出來,獲得心靈上的寧靜,就如書店里的書一般,無聲,卻溫柔。
? ? ?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這是寫在書店門口的句子,但我個人更喜歡這一句——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
? ? ? ?細細品味過后就愛上了。仿佛就是在說自己一般。沒有人生來就是孤單的島嶼,只要有書,就有一個世界,那是屬于你自己的世界,而你是自己的主宰,喜怒哀樂都在書里一 一展現,如同大夢一場。也許這就是所有愛書之人的內心寫照吧。
? ? ? ?而如今,到書店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沒有充滿詩意的書店,只是缺少了那份沉浸其中的投入和安寧,面對眾多精美的書籍,仿佛一個溺水者抱住了一塊浮木,貪婪地呼吸著空氣中彌漫的油墨書香,但卻遲遲無法選定一本靜靜地讀下去,總是覺得每一寸光陰都不忍這樣“虛度”,卻不知到最后反而是蹉跎了這時光。
? ? ? ?就如故事里講到的關于紙質書和電子書的選擇,連A.J.一家經營著書店的人也開始將目光投入到電子書上面,更別說是其他人。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有多久沒有好好看一本紙質書了呢?已經習慣了便攜智能的電子書閱讀器,雖然也看了很多書,但其體驗,自己也知道,是無法和紙質書相提并論的。依然會在看到心儀的書籍之時購得一本用作收藏,但總是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那些買來的書再也未曾拆掉封皮,就這樣堆疊在書架上,轉而去下載了同一本書的電子版。
? ? ? ?我想,這個時代終究和過去不一樣了,我們在選擇一些東西的時候,也在無形之中拋棄了一些東西。也許未來會感到遺憾和后悔,但如今的我們,卻也無可奈何。
? ? ? ?慶幸的是,還有那么多愛書的人,不惜遙遠的路程來到書店選一本自己喜愛的書;還有那么多人,熱愛并為之不懈努力著。所以今天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那么多的書店,也許每家書店都經歷過像小島書店一樣的歲月,最終還是跨越了時空與我們相見。
? ? ? ?故事已經落下帷幕,但關于書的故事,卻永遠沒有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