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直在路上,可謂身心俱疲。下午到鎮上火車站后,一如往常,老爸來接我,回家途中,他接到他以前同學來的電話,說邀他去某飯店吃飯,也就是所謂同學聚餐。想著我自個回到家還得做飯,于是就帶著我去了。
吃飯的過程中,大家說著自己的各種“事跡”,很顯然,稍微闊綽的,說起話來真可是“財大氣粗”,稍微單薄的,比如我爹,說起話來就顯得“弱小”。看在眼底,呵呵在心里。轉念一想,歷來如此,以前,現在,以后也不會改變。
近些年來,同學聚會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不管是小學同學,初中同學,高中大學還是大學同學,都經常說要聚會。尤其是看到我爸這一輩的,我特別理解不了他們的同學情,幾十年沒聯系過的人,突然湊了一個微信群,突然一起去爬山,窯雞還有番薯,然后一起酒肉穿腸過,吹噓奉承追憶舊事想當年。今天聚一塊的緣由是去摘捻子,體驗鄉村風光,從小在村里長大的人,只不過現在到了縣城,我還是無法理解這些行為。
不管是什么同學聚會,我都是表示沒興趣,也懶得去,吃飯唱歌玩游戲的把戲,好像對我沒有什么吸引力。后面一想,又感覺自己是不是太自私,太冷漠,太無情了。不過又想,上學時都是各種“幫派”,如今也不可能因為一兩次聚會就不存在了。雖說當年可能是年少無知且輕狂,現在也可以是“老夫聊發少年狂”。
基于這一場飯局,想了一想,思緒混亂不已。飯畢,到家了,發現居然停電了,黑黢黢一片,小孩子在門前空地打鬧戲耍,蟋蟀類昆蟲鳴叫,蚊子嗡嗡響于耳邊,奶奶拿著手電筒在門口坐著乘涼。又累又熱,渾身臭汗的我,加之沒有電,真可謂煩透了。忽而,抬頭,被頭頂的夜空驚羨到了,滿天星星,“繁星點點”之類的詞好像已經很久沒有用到甚至想到過了。雖然沒有月亮,但是沒有絲毫影響,盈滿于整個夜空的星光細細碎碎,也是極好看的。
回頭想想,抬頭即可得的星空,卻不知道缺席了多久,也不曾想起喊口號那般的“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不管實不實,每天都進行著。而真正的仰望星空,好似天大的難事,在霧霾塵埃,電子產品,網絡消遣以及游戲中漸行漸遠。
生活中的美從來不會缺席,缺席的是一個個席中人,以及我們發現美的眼睛。遠在天邊也近在眼前。
低頭不見抬頭見,可謂是極恰當了。
高中的時候,自習常常要求零抬頭,伏案低頭奮筆疾書,抬起頭來即和東張西望與心猿意馬掛上了鉤,便是無心向學不思進取。
到了大學,課堂上,學習沒有那么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手機。雖不至于零抬頭,但是目之所及,一大片人正在淪為我們當初所稱贊推崇的“低頭族”。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就難免要愴然涕下,前可見古人,后可見來者也就破涕為笑,莫逆于心。
蔚藍的海洋,潔白的浪濤。雖然我早已是自然之母的斷奶之子,久居都市,乍來覲見,草坪,林蔭,沙灘,天空,云和風,都透出它們是一直在等著我的意思:“你不來,也可以;你來了,那就好。”花和鳥都有姐妹感,石和樹木都有兄弟感,浪花尤其類似我的情人,海和太陽反而像是我夢中的自己。比喻總是比而不喻,只有一句話還得說明:要不就不回去,要回去只能回到自然去。——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