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老人魚》是嚴歌苓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個老兵和一個小女孩穗子的故事,感人至深,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祖孫情。
穗子的外公娶了曾是寡婦的穗子的外婆。外婆帶著穗子的媽媽嫁給了外公。穗子小的時候一直寄養在外婆家。外婆去世后,穗子在外公家繼續住了一段時間后被母親帶走。她的外公至死也沒有見到穗子。她的外公的親屬欄只填寫一人:穗子。
外公的頭部神經有問題,經常轉動,感覺一直在搖頭。他嗓門大,說不了幾句話嗓子就啞了。他喜歡把他所有的獎章別在領口下,導致前襟比后襟長。
外公性格耿直,天不怕地不怕。但是遇到胡攪蠻纏的人,他也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被人抄他的家,撬鎖。他把自己的傷腿給人看,說原本是要鋸掉的腿,由于他的堅持保留了下來。當時他沒有打麻藥,自己拿著刀片把所有的彈片取了出來。人們崇拜得不得了,乖乖地撤走了。
最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外公處理穗子偷竹筍的事情。由于鬧饑荒,孩子們不上學,沒事干,東竄竄,西遛遛,就掰起了竹筍。竹園的主人發現后,把穗子和她的小伙伴們關到一間小房子里,想要勒索孩子們的家人。一根竹筍兩元錢,小孩子們至少掰了兩千根,要賠他四千元。這四千元別說在那個時候,就是現在也是天價好不?
老頭兒來了說賠少啦,一根竹筍至少是四元,毛價至少賠是一萬元。竹園主一聽樂了。
老頭兒接著說這些孩子要法辦,你隨便關。你放心,家長們也放心。他們犯法了關到監獄里也有飯吃,要管飯。竹園主一聽犯難了,那么多孩子怎么管飯?都放了吧。
小孩子怕家長知道一路上求老頭兒別告訴家人,怎么處罰他們都行。
老頭兒呢?玩心大發。他一路踢著竹筍。他說你們一掰竹筍,整個竹林都晃動,人家就知道了。你們看我,用腳踢,竹筍還在竹葉包著,來回兩趟,回頭再來撿,人家看見了也不好說什么。小孩子對外公佩服至極,歡天喜地撿竹筍。
穗子是外公的精神寄托。他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穗子。他像所有溺愛小孫女的老年人一樣吃咸蛋時,把蛋黃給穗子,自己吃蛋白;把雞腿給穗子,自己啥也舍不得吃。他說如果穗子不在他身邊了,即使所有的咸蛋都是蛋黃都沒有味道。
穗子的媽媽勢利、薄情而又自私。她照顧小孩子缺乏耐心。在穗子還在搖籃里的時候,她哄不好啼哭的穗子,把自己哄哭了還不算,還用高跟鞋揣搖籃。小小的穗子雖然被嚇住了,止住了哭泣,卻對她有了思想陰影。她看不起外公。她認為穗子跟著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公缺乏教養、饞嘴、有著不良習慣。她嫌棄外公,對外公沒有感激之情。外公至少把穗子從小嬰兒照顧到6、7歲,呵護備至。她卻想把穗子偷偷摸摸帶走,不讓老頭兒知道。
小穗子具有小孩子所有的調皮任性、饞嘴,也有犯錯的時候。外公是一個慈祥、富有童趣的老頭兒,寵著她,從來沒有打過她。她喜歡和這個慈祥的老頭耍小脾氣。從托兒所回家時,她乘坐在老頭兒的肩膀上,吃著爆米花。夏天一出門,她能喝到涼好的綠豆湯;冬天一出門,她就能把手放進熱乎乎的暖手袋里;天冷的時候,老頭兒總是提前半個小時給穗子放暖手袋暖被窩;在糧食短缺的時候,老頭兒會排很長的隊,給穗子換回白糖、桔子;在穗子偷竹筍被人關起來后,老頭兒智斗竹園主帶她回家。
最感人的細節是在穗子媽打算帶穗子走的時候,老頭兒掏出了腌的所有的咸蛋,殺了家里養的兩只雞、取下了曬了很長時間的咸魚。老頭兒把咸蛋黃給穗子,自己吃蛋白;老頭兒和小小的穗子祖孫倆互相推讓那個雞腿;老頭洗干凈了所有的咸魚,讓穗子媽媽帶著。在那些咸魚中有一種魚沒有鱗、眼睛特別大,有個筆尖和下撇的嘴唇,像是長了壞脾氣、好心眼的老人臉。這種魚,嚴歌苓叫他老人魚。
老人魚啊像極了壞脾氣、好心眼的老人臉。歲月磨平了他們的棱角、鱗片,他們逐漸溫和、慈祥;他們善良樸實,年齡越大,心思越單純,眼睛越大越明亮。雖然他們偶爾會發發小脾氣,嘴角下撇,可是他們掩蓋不了他們的好心眼?。?br>
穗子最終離開了外公。她也和她的媽媽一樣嫌棄那個外公。外公得了骨癌,很痛苦,央求穗子寄錢給她買藥。其實他想讓穗子去看他,他想看看穗子。然而穗子只是在信封里夾了兩張十元票,并沒有去看他。
? 外公臨死的時候親屬欄只寫了一個人:穗子。
外公曾經那樣疼愛穗子,對她百般呵護,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最好的一切都給穗子,穗子是他的全世界。然而穗子卻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沒有來看他。他卻一直以穗子為榮,把她當作至親之人。實在是可敬可憐、可悲可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