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樹,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您分享精品歷史故事與真實歷史事件揭秘干貨。
張立道,字顯卿。生年不詳卒于1298年,陳留人(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父親張善,金朝進士。元太宗興兵南下攻打金國,大軍攻至黃河以南諸地之時,張善納降并獻上平金治國之策求見于皇太弟睿宗拖雷(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任命張善為必阇赤(元代官名主掌管文書等諸事)一職留在自己身邊。張立道年十七歲,因父任職被選入值宿衛。
至元二年/南宋景定六年1265年,張立道出任郎中一職,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安南等諸國。至元四年/南宋景定八年1267年,奉命外放出任河西(原西夏國故地)官職,負責建設攻打南宋的軍事基地以及給這些駐軍補充各種軍需物資,張立道以辦事干練頭腦聰慧敏捷被世祖稱贊。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五皇子忽哥赤(忽必烈之子)被封為云南王賜駝紐鋈金銀印,世祖特意下詔命張立道出任云南王府的文學(官員名稱,文學參軍,也負責掌管教育,相當于現在的文教衛生等事的官員)。
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元世祖為什么要選張立道去云南輔佐忽哥赤呢?原來在張立道初入世祖府入值宿衛之時,張立道有天晚上在柴房掌燈看書沒想到竟然睡著了,燈火引燃整個柴房多虧養馬人發現火起,把張立道救出火場保住一條性命。可是這時候可是世祖的府邸,古代的時候走水可是很大的罪過,因為那時候都是木結構的房屋而且官宦人更是深宅大院,張立道立即就被管家的火兒赤五花大綁,掛在了高桿之上要用弓箭射死,正巧五公子忽哥赤路過碰上火兒赤要行刑,聽過原委之后但叫旁人救下張立道,自己去王妃處說明白一切,也就這個簡單的舉動便救下了張立道一命,也是從此開始張立道便誓死效忠于忽哥赤。
在云南任上張立道多次勸說云南王忽哥赤,一定要重視發農業以保證民生,于是云南王忽哥赤便任命張立道為大理等處的勸農官一職,兼領諸軍屯田等事宜,佩銀符。在這段時間里張立道又與侍郎寧端甫出使了安南國。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原本云南的最高軍事長官為云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他是最早進入到云南地區的元朝官員,為色目回回人,由于寶合丁在云南管理諸地已經很久了,樹大根深西南諸地的官員們都是他的門生故吏,這樣使得寶合丁已經名義上成為云南諸地的土皇上,他十分不想元世祖派忽哥赤前來設置云南王府分自己的權力,竟然設下了鴻門宴,用毒酒害死云南王忽哥赤,并且用大量金錢賄賂王府內上下的官員們幫他遮掩。
張立道正好在外公干聽聞之后,急忙前來入見云南王忽哥赤。但是王府的守門人竟然攔住張立道不準入內,張立道大怒與其爭辯起來。云南王忽哥赤聽到了外吵鬧的聲音,但使人召張立道進見這才得以進入府內,對忽哥赤說明自己聽到的事情。這時候云南王忽哥赤已經感覺到不舒服了,忽哥赤一張嘴口腔內張立道已經看到了壞肉,就在之一夜之間云南王忽哥赤便毒發身亡了。第二天元帥寶合丁竟然派人來向忽哥赤的王妃索要云南王的印信,準備調兵造反了。張立道大怒發下誓言必為忽哥赤報仇,在家中組織了眾多死士,眾人相約盟誓共殺反賊,大家刺破手臂的鮮血混合著金屑一同喝下,在眾人之中選出一個人逃出城去,回大都向元世祖忽必烈報信。
正準備動手之時沒想事情還是泄露了風聲,元帥寶合丁派兵抓獲了張立道等人,將他們全都下獄準備殺害以絕后患。王府匠人總管張忠是張立道的族兄,聽說弟弟被抓馬上組織兄弟們在夜間劫了大獄,張忠保著張立道一同殺出城外亡命天涯,兄弟二人逃至吐蕃邊界之時,正好碰上了元世祖派遣的御史大夫博羅歡、吏部尚書別帖木兒等人的隊伍。張立道立即言明事情的經過,御史大夫博羅歡、吏部尚書別帖木兒等人大驚,立即率兵進城抓獲了元帥寶合丁等一眾反叛的官員,張立道又率兵沖入王府抓獲了所有受了賄賂的王府人員,經過審訊所有人都招供了,張立道于是把他們全部誅殺以告自己恩公云南王忽哥赤在天之靈。
世祖忽必烈聽聞后急召張立道入朝,詳細地問了云南王忽哥赤被害的全過程。世祖忽必烈聽張立道講述事情的經過之后,聲淚俱下哭了很快長時間,之后對張立道說:“汝等為我家之事甚是勞苦,今后你有什么打算,是想留事朕的身邊,還是想事真金太子身邊,或是想事安西王忙哥剌?你都可以自己選擇。”張立道立即回奏愿意留事世祖身邊,于是再賜張立道黃金五十兩。匠人總管張忠等十三勇士也都升授官職以獎。
至元十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三月,張立道領大司農一職,沒過了多久又授大理等處巡行勸農使一職,佩金符,張立道上任之后視察云南之地發現有昆明池,介于碧雞、金馬之間,環地約有五百余里,每年夏季洪水一至,必將水淹城市鄉村是為一害。張立道尋找到水源所出之處,招民役二千人治水,改設水道去除淤塞之地有效地泄其水,使得這如此之壞的地方竟然得萬余頃良田。西南的少數民族人們雖然也知道蠶桑,然而并沒有多少農業知識,張立道開始設專門的官府中人教他們委種植飼養,從此之后收利十倍于前,云南之人由此開始走向富庶之路。西南諸番羅羅山上的蠻洞土人們聽說之后,相繼率部來降,張立道收諸地悉數設為郡縣。張立道又修建了云南第一所孔廟,修校勸學大興文化于西南諸地。
至元十七年1280年,入朝覲見世祖忽必烈,原來自從云南王忽哥赤被害之后,世祖便以南平王禿魯出鎮云南總管諸事。這個禿魯是元太宗孫子禾忽的長子。忽哥赤長子也先帖木兒,并沒有襲封云南王位。張立道力求于世祖忽必烈以云南王世子也先帖木兒來襲王爵之位,世祖忽必烈聽從了張立道的意見。又改命張立道為臨安廣西道宣撫使,兼管軍招討使,佩虎符。又賜寶刀弓矢、錦衣、銀鞍寶馬等物。
張立道赴任之后發現了中南半島土酋長,在煽動當地諸蠻洞寮夷們叛亂對抗元朝朝廷。張立道果斷發兵征討,大軍很快攻拔其城,大軍越過金齒(泰族的先民)邊境直抵可蒲城(今緬甸境內),數戰之后皆被攻下立有大功。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任張立道為臨安廣西道軍民宣撫使。同年入朝覲見,此時正值權臣桑哥專權朝野,張立道因不滿于桑哥專權于是便稱病告休,臨行之時上時政治國條陳十二策書,元世祖忽必烈采納。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武平(今福建省龍巖市)發生了大地震,世祖立即命令張立道為本路總管全力賑災。張立道還未出發之時,安南國世子陳日鐏派遣使臣嚴仲維、陳子良等人赴京師請求襲爵安南。在這不久之前,安南國國王陳日烜世祖忽必烈數次召拒不前來京師,世祖一怒之下派遣諸將討伐,但是由于氣候的原因失利而還。此時安南竟然主動上門元世祖忽必烈火大怒,想要再次發兵攻伐,這時候丞相完澤、平章政事不忽木都言說道:“安南國蠻夷小邦,不足勞師中國之兵。張立道嘗數次出使安南有功,今遣立往,安南宜可奉命也。”世祖立即改召張立道至香殿,升張立道為禮部尚書一職,賞配三珠虎符,并賜錦衣緞服、金鞍寶馬、弓矢等物,并對張立道說此次出使一定要讓安南國臣服。
張立道一行使團行至安南國界之時,對前來接待的安南國官員說必須讓爾國之君前來跪接上國之旨,安南也是被打怕了國小民弱于是果然安南太子陳日鐏前來拜跪,聽詔如禮。安南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元并派遣使臣阮代之、何惟嚴等隨張立道一同回大都上表謝罪,重修歲貢之禮如初。安南重歸附屬國行列,更由張立道等人重書朝禮,比如他們的朝廷臣屬如有治重罪者,必先上表元朝廷之后才可寬赦或治罪等等。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世祖派遣張立道奉使按行兩浙。后又授四川南道宣慰使,遷陜西漢中道肅政廉訪使。這時候皇曾孫松山(甘麻剌次子)被封為梁王,出鎮云南。朝廷商議唯老臣可輔佐梁王,張立道就這樣以陜西行臺侍御史再拜云南行省參知政事一職。剛到云南任便病逝了。長子張元,任云南行省左右司郎中。
張立道三次出使安南國,官居云南這地最久,并深得當地土人之心,后來為張立道建立了祠堂于鄯城西。張立道有很多詩書傳世,其所著詩文有《效古集》、《平蜀總論》、《安南錄》、《云南風土記》、《六詔通說》等等。
感謝您的觀看和分享,您的支持是小樹創作的強大動力,歡迎轉發、評論、點贊、收藏,咱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