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無我、利他、致良知。修身、齊家,印證、踐行,知行合一。
學習視頻、音頻課程心得
學習博仁老師視頻《齊家三寶》,修齊治平,捫心自問,我自己的家庭關系和諧嗎?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學會包容父母吧,只要我們學會包容父母,相信一切都會變得特別順利,一切皆從孝上來,孝順、孝順,只要我們做到“孝”,一切都會“順”了。
“一切聽你的”,《弟子規》有言:“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面對父母的“教”與“責”,我真的能做到內心沒有情緒嗎?有多少次心中起波瀾?又有多少次對父母缺乏恭敬心?后知后覺告訴我是傲心在作怪,甚至會咄咄逼人,認為不是我的錯,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更是被私欲、灰塵蒙蔽了雙眼,隨喜覺醒時刻的到來,讓我的轉變即刻生效。
修身三寶《夫妻篇》,在生活中關注對方的初心,而不是去關注對方的情緒和他的行為方式,感受對方行為背后善良的出發點。相對來說我和愛人之間相處比較愉快,是他對我的包容性比較好,無論我是對是錯,事情過后再告訴我原則性的問題。時間長了我反思自己:不能老這么“欺負人”呀,也得適當往后退。就這樣,遇到問題冷靜思考,彼此退讓成了我們相處的模式。偶爾我也會“制造問題”,哈哈一笑,就過去了。平凡普通的日子里,給生活加點糖,無所謂對錯,開心就好。
讀家書,聽點評感悟
今天傳我的家書,回顧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盡在磨礪中。感恩生活的酸甜苦辣,感恩生命賦予的一切,去除分別心,蕩滌靈魂深處的每一個角落。讓愛如云霧繚繞般滋生蔓延。
聽兩位老師點評責善感悟,遇到任何問題和矛盾,凡事感恩對方,給予自己成長的機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非原則性的東西,一切都說“我錯了”。想想愛人平時不就是這么做的嗎?篤行班的學習沒有了好奇和監督,要求更加自律、慎獨,更重要的是篤志力行。除了學習原文,更多的是踐行、印證,做到知行合一。動亦定靜亦定,尋找內心的靜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