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無我、利他、致良知。我相信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世界的力量,心純粹無私欲,對付出無欲無求。立志成為圣賢文化的踐行者、印證者,傳播者和弘揚者。
首先祝福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快樂!還我們一個童心未泯歡樂的童年。
我今天最大的感悟透過現象看本質,由瑣碎到整體布局,碎碎念透露出來的是自信、總結、布局能力需要提升。記得最初學習寫作時,每天寫100字,堅持半年的時間,每天不間斷。錯別字、標點符號、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鍛煉,感恩老師對我的因材施教。老師給我傳遞出來的信息文品即人品,嚴于律己,一絲不茍。傳道受業、知行合一,是我人生路上遇到的良師益友,讓我懂得了用愛點亮希望。
學習卓希老師音頻《如何擁有感召的力量》,老師提出三個問題:1.面對千變萬化的社會,你的感受是恐慌的、迷茫的,還是喜悅的、敞開的?2.支持他人學習的時候,你是什么心態?3.面對他人對學習的抗拒,你都是如何面對的?
真正的支持是對方想要,而不是自己想給予。真正能夠影響到對方的一定是自己的做到;真正力量的來源,一定是做到的力量。當我們真心想讓對方好時,相信對方一定會感受到。
就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我的感受是:我的心是在逐漸敞開的 確切地說應該是面對不同的群體,選擇敞開的緯度有所不同。當我們真正打開內心時獲得的那份能量、自信,是在滋養著我們的靈魂,往小了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往大了說可以上升到我們的靈魂滋養萬物,事事物物皆為一體,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處在無我的狀態,“小我”化為微小的塵埃,格局大了,事就小了。
讀家書,聽點評責善感悟
讀曉鳳老師家書《放下我的自以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用我們心純粹無私欲的愛去為他人點亮心燈。我們的內心篤定,在學習、擔當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把學到運用于做到,在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時,恰到好處的去幫助他人,比如傾力相助、比如蜻蜓點水,相信彼此會心領神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曉鳳老師,悄悄告訴你,能感受到您溫潤如玉的性格哦——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聽韓華老師點評責善,打開音頻就能感受到韓華老師滿滿的正能量,這是一種自身攜帶的磁場,氣質是他人所給予不了的,打鐵還得自身硬。通過老師的點評我感受到任何事情不能急功近利,而是體會到循序漸誘的重要性。即便是自認為再有價值的事情,他人需求時呈現出來的價值意義不可估量;別人不需要時,即便是黃金白銀也不過如同廢鐵。讓美好真正成為美好,知音、同頻尤為重要。
優秀功課、優秀家書中都提到在擔當過程中拿到踐行的力量。當支持到對方內心需求時,就會敞開心扉,打開心門,讓自身攜帶的光芒照射進彼此的心房。讓我們用自己的胸懷和格局去包容、接納、理解他人,從每一個學到轉化成做到,讓心落地。
今日修身三寶踐行分享,做到后的感受啟發:今天平心靜氣,能夠讓自己在毫無壓力,放松中全身心投入,體會靜定的狀態,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誦讀《大學》《教條示龍場諸生》《寄李道夫》各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