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重點給大家安利了《萬萬沒想到》這本書,在后續的小節里,作者萬維剛老師列舉了很多常見的“反常識”思維,非常精彩。我讀此書的時候也是相當的入迷,很享受這種高頻度的認知破碎與重建的感覺,和讀一些“雞湯書”的狀態確實大不一樣。
后面,我會列舉一些書里面感染到我的“反常識”思維的點。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如果你已經開始相信一個東西了,那么你就會主動尋找能夠增強這種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顧事實。一旦我們有了某種偏見,我們就無法改變主意了。
負面偏見(negativity bias)
人們對負面感情的重視程度總是超過正面感情。
恐懼和冒險是人的兩種非常基本的感情。進化心理學認為恐懼來自人的自我保護本能,而冒險來自人的求偶本能。讓人在做損失厭惡實驗之前先幻想一個恐懼情節,他會變得更加厭惡損失。讓人先幻想一個浪漫情節,他會變得不那么厭惡損失。恐懼使人害怕損失,浪漫使人熱愛冒險。但這兩種情緒的重要性并不一樣,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護本能,而求偶本能則是在長大后才有。進化使我們大腦中恐懼的優先級高于浪漫,也許這就是負面偏見存在的原因。
概率論
現在的世界比過去復雜的多,其中有大量的不確定性。是否理解概率,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開化程度”。當不懂概率的人大驚小怪的時候,懂概率的人可以淡定自若。
概率論,最基礎的思想是,有些事是無緣無故的發生的。更嚴格地說,有些事情的發生,跟它之前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沒有因果關系。你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讓它一定發生,也不能讓它一定不發生。
誤差,學會忽略誤差范圍內的任何波動。
賭徒謬誤,大數定律。如果統計樣本足夠大,那么事物出現的頻率就能無限接近它的理論概率——也就是它的本性。
小數定律,如果樣本不夠大,那么它就會表現為各種極端情況,而這些情況可能跟本性一點關系沒有。
獨立隨機事件的發生是沒有規律和不可預測的。
發現規律是人類的本能,人腦很擅長理解規律,但是很不擅長理解隨機性。發現規律任何時候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理解隨機性卻是只在現代社會才有意義的一個技能。
陰謀論
世界非常大而且非常復雜,每天要發生很多很多事,絕大多數事情之間并沒有什么因果關系。可是正如人很善于在本來沒有規律的地方尋找規律,我們也非常擅長在本來沒有聯系的事情中發現聯系,并且用一個簡單理論對這些事情進行解讀。
我的理論沒有什么進一步的證據,而且我也不需要什么進一步的證據,但是我的理論可以解釋這些看似“自然”其實“不自然”的事件,我發現其背后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這種解讀,就是陰謀論。
所有這些陰謀論都有一個共同的思維模式。這個思維模式就是不承認巧合,不承認有些事情是自然發生的,認為一切的背后都有聯系、有目的。
認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維區別于科學思維的根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