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盡管網上對《窮查理寶典》贊譽有加,但我還是要吐槽。這種排版、這種寫法、這種邏輯完全不符合我的口味,不僅邏輯不順,而且前后內容不斷重復,外加之與本書雜亂無章的插圖,讓本來就難以抓重點的讀者,更是云里霧里,水分十足。如果不是因為查理芒格這一金字招牌,我估計很多人都會棄之而后快!
? ? ? ? 正面來講,這是本講“道”的書籍。芒格的思想散見本書中的各個角落,多讀幾遍也許會發現,重復的地方就是重點,重要的東西總是講三遍。順著這一思路,大概能夠梳理出本書以及芒格的思想脈絡。
解決問題的5個簡單觀念:
1、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2、增強數學運算能力;
3、反面思考;
4、掌握各個學科的基本概念,然后跨學科的盡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5、在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lollapalooza效應。
(一)多元思維模型。
(1)更好地理解經濟生活和其他一切
(2)如果一個人的全部信息都局限于他的工作領域,那么他的工作不會做得很好。一個人必須有眼光,他可以從書籍上或者人們身上——最好是兩者兼有二——培養眼光。
(3)那就像諺語所說的:“在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來,每個問題都像釘子”。這種缺陷會引發我所說的“鐵錘人綜合癥癥”。那個名稱來自下面這句諺語:在只有鐵錘的人看來,每個問題都非常像一顆釘子。在所有行業所有學科和大部分日常生活中,這種做法會讓問題變得一團糟。鐵錘人綜合癥能夠把人變成徹底的白癡,而治療它的惟一良方是擁有全套工具。
(二)終身學習和隨時閱讀
(1)要得到你想要的 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是黃金法則。
(2)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點。因為生活的鐵律就是:只有20%的人能夠取得比其他80%的人優秀的成績。
(三)逆向思維
(1)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2)熱衷于收集錯誤判斷的例子(把失敗的原因排列成清單,使不再犯錯)
其他個別摘抄:
1、集中投資:聰明人發現機會之后會狠狠地下注。他們碰到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就是這么簡單。
2、不要非常頻繁的進行買賣。只要幾次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
3、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
4、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別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
5、“性格、耐心和求知欲的重要性”(成功投資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擁有良好的)性格——大多數人總是按捺不住,或者總是擔心過度。成功意味著你要非常有耐心,然而又能夠在你知道該采取行動時主動出擊。你吸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自己的糟糕經驗中吸取教訓,你就能變得越好。
我想說說怎樣才能培養那種毫不焦躁地持有股票的性情。光靠性格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擁有大量的求知欲望。你必須有濃厚的興趣去弄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夠長期保持這種心態,你關注現實的能力將會逐漸得到提高。如果你沒有這種心態,那么即使你有很高的智商,也注定會失敗。
6、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你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后——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東西。
7、所以你們必須弄清楚你們有什么本領。如果你們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而你們一竅不通的游戲,那么你們注定會一敗涂地。那是必定無疑的事情。你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必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競爭。
8、當沃倫在商學院講課時,他說:“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能有20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之下,你才會真正慎重地考慮你做的事情,你將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你真正想投資的項目上。這樣你的表現將會好得多。”
9、生活有時候就像撲克游戲,有時候你們即使拿到一把非常喜歡的牌,但也必須學會放棄。
10、在大多數情況下,要說服一個人,從這個人的利益出發是最有效的。
11、在職業生涯中,潛意識層面復雜的思想傾向經常會導致可怕的后果,其中有兩個傾向尤為突出:
(1)動機引起的偏見(incentive-caused bias),一種先天的認知傾向,認為對職業有利的東西必將對客戶或者廣域文明有利。
(2)錘子傾向(man-with-a-hammer tendency),源自一個諺語: “對于一個拿著錘子的人來說,他眼中的問題都像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