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藏象學說
藏象學說、理論,是內經理論體系的核心,以象不以質,以象為主,藏象,臟藏于內,質見于外,可閱者也。象,表現,形象等。這是藏象的特點,是研究臟腑經脈、形體官竅的形態結構,生理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論。生理活動規律為重點,以五臟為中心,聯系諸腑、經脈、形體、官竅等肝心脾肺腎五個系統的生理活動,甚至把自然界都聯系起來,這五個系統受天地四時陰陽的影響,同時相互之間也密切聯系,體現人體局部和整體生理活動的規律,人體局部之間,與環境、社會之間也是一個整體。也有把病理包括在藏象學說之內的,這不對,病理時獨立的部分。還有說包括經絡,但經絡有自己的特點,實際上,經絡本來就屬于藏象的內容,經絡和藏象是不可分的,是一個整體。藏象理論的內容包括五臟、位置最高,還有六腑、奇恒之腑、經脈、形體、官竅、精氣神。所以臟腑是藏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內經中論述藏象的篇章很多,有的以論述藏象為主,有的涉及藏象理論。養生就是要養好生理部分,避免病理影響。
第一節 靈蘭秘典論
靈蘭,就是皇帝藏書的地方,叫靈臺蘭室。就是秘密的典籍。本篇分兩段,第一段講12官相使,或12臟之相使。這12臟腑又叫12官。官實際是職能。
原文:“黃帝問曰:愿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
? ?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
?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
?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 ?脾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
? ?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
?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這里有主有從,但強調協調統一的關系,12臟互相使用,為用,聯系,主從,貴賤怎樣?岐伯說:這問得太全面了,悉就是完全。請讓我說一說。心主血脈,主神明,為君主之官,心的地位最高,因為心藏神,神統帥形體,比形體更重要,又統一不可分。神明泛指一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還可細分不同層次,神由心統帥,心統帥全身,都受神的影響。當然還有不是心主神明的,五臟都主神。就現象說,各臟都和精神活動有影響,心氣通于腦,心者,纖細微,無事不貫心,什么事都要通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