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我們把讀書當做消遣或是對現實的逃避,不免讓人幽憤。
讀好書,好讀書,寫好字,耐心作文,踏實做人——古之道理皆相通,但其中是有竅門需要為學者發現,不然事倍功半,徒枉然。
書籍是智慧的源泉,承襲前人的智慧以豐滿自身,借助濃縮的人生看到生命的歷程。人們向來總是渴求盡覽天下好書,但是坐下來讀書又是一件不易甚至艱難的事,以至于常常把讀書當做消遣,而忽略了提點生之大義。
書讀到通達,則明理知人,知人生而奮力進取,生不難矣。這其中的艱辛和造詣皆不可或缺。若不然讀了一輩子書全然不知書之本意,蹉跎歲月一事無成,也算是虛擲了年華。光陰易逝,青春難尋,空留一副懷舊之心對著窗子遐想——昨天和過去,悔不當初,然悔之晚矣。人生無疑有恐懼,來自內心深處的恐懼則是“如果早知道,早知現在何必當初!”所以勿辜負了時光,勿辜負了生生不息,竭盡全力、積極進取,持之以恒,盡人事以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