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前兒童識字這個問題好像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有人說,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無憂無慮的玩耍,識字是上學以后的事兒。
也有人說,早期識字有助于開發孩子的智力,越早識字越好。
兩種不同的聲音充斥著新手爸媽的耳朵,讓照書養的新手爸媽不知如何是好。
凡是真理都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和推敲,那我們先從字面上分析來這兩種不同的看法:
“孩子的童年就應該無憂無慮的玩耍,學習是上學以后的事兒?!?/p>
“孩子的童年應無憂無慮的玩?!?,這是大多數人公認的,每一個愛孩子的爸媽都想給予孩子一個溫馨快樂,充滿愛的童年。但“識字是上學以后的事”,這句話我就不敢茍同了。明顯的,說這話的人簡單的認為“學習”即是“識字”,“識字”就是“學習”。殊不知不識字或識字少的孩子上小學后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追上教學的步伐。光考試讀題,理解題意,不識字就是一大塊絆腳石。
“早期識字有助于開發孩子的智力,越早識字越好。”
“早期識字有助于開發孩子的智力”這句話在新手爸媽中蔓延開來后,也難免會夸大其詞,讓爸媽們唯恐孩兒不識字,智力就落后了,于是盲目的教孩子識字,但也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對識字望而生畏。
識字確實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智商,心理學實驗表明,幼兒是通過右腦整體識別模式來識字的,所以幼兒識字是有利于其右腦開發的。從理論上說,3~5歲是幼兒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開發智力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習漢字,則更能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
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兒童若不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00;若5歲開始學習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10;4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0;3歲開始學漢字,6歲入學時的智商為125~130。幼兒學習漢字是可以有效提高其智商的。
早期識字對兒童的智力來說,就像早期兒童學畫畫,學彈琴,學跳舞等等,這些方面的接觸和學習的確能增加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調動孩子某一方面的興趣,而識字正是提升孩子對漢字的敏感度,增加了孩子在閱讀方面的能力。
文字是人們學習各種知識的工具,如果較早接觸、較多運用,可以熟能生巧、運用自如。
新手爸媽犯難了:這識字,到底怎么教?
其實在新手爸媽的糾結中就可以看出,大家對“識字”這一活動是抱有攻利心的,期望孩子能通過多認字來展示孩子的與眾不同,滿足家長家有神童的虛榮心。殊不知識字對兒童來說并不是以學習的形式出現的,而是孩子的玩具
對!就是玩具。
兒童對什么興趣最濃?答案當然是“玩”了。所以對于兒童來說,識字的過程并不是單一的學習過程,而是一個玩的過程,孩子在享受玩的同時,漢字就潛移默化的滲透到孩子的記憶力了。
關于幼兒識字的起始年齡,心理學界是有爭論的。那么怎樣才是“科學”的識字呢?應該說,具體的方法是應該因人而異的,這需要爸爸媽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要讓幼兒在沒有過重壓力、不因負擔而引起煩惱的前提下,依據他自己的能力,像學說話,學吃飯一樣自然地去識字和閱讀。
想讓孩子愿意識字,首先要讓孩子對字產生興趣。我是這樣讓小涵對漢字產生興趣的:
1.給喜愛的玩具玩配名字的游戲
小涵一歲多的時候喜歡看《天線寶寶》,特別喜歡里面的四個天線寶寶:丁丁,迪西,拉拉,小波,那年圣誕節我為她買來了四個天線寶寶的毛絨玩具,小涵整天抱著四個玩具玩,看到她那么喜歡這四個人物,我便打印了四個人物的漢字貼在毛絨玩具上,看她玩的時間長了,我把名字字卡擺在床上,當她抱起天線寶寶丁丁時,我便問她:“哪個也叫丁丁呀?”這時,小涵會爬過去把丁丁的字卡拿起來,一歲多的小涵的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她也會“丁丁,丁丁的叫個不停?!边@樣的游戲我們玩了很長時間,后來又延伸到她喜歡的其他玩具,慢慢的,她便把玩具的漢字習得了。
2.什么字寶寶不見了
后來我買又來了漢字卡片和她一起玩,她平時很喜歡玩躲貓貓游戲,于是我就用字卡和她一起玩“什么字寶寶不見了”,一開始我只用兩三張漢字卡片和她玩,隨著識字量的積累,我慢慢的增加字卡,有時是一個字寶寶不見了,有時是兩個字寶寶不見了,小涵玩的不亦樂乎,在成功的說出不見的字寶寶后,小涵興奮的拍起小手。
3.生活中處處是漢字
電梯里的樓層數字,零食包裝袋上的LOGO和名字,超市的海報,大街上各種商鋪的牌子,公園的名字,甚至公廁,垃圾桶上的分類符號……都是我們學習積累的對象。
小涵對漢字的興趣基本上就是這樣開啟的,當小涵對漢字產生了興趣,她看到我在看書時,她也照樣子拿來一本書,嘴里咿咿呀呀的說著。單純的漢字量的積累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意義,識字的目的在于獨立的閱讀。于是我便買來了適合她看的書,小涵一歲多時,我選書的標準是:字少,字大,畫面大,頁數少。于是我選擇了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國內第一家以0-4歲嬰兒為讀者對象的畫刊《嬰兒畫報》,《嬰兒畫報》畫面大、文字大、形象可愛、色彩鮮明,強調知識性和教育性,由悠悠和樂樂兩個天真浪漫的孩童形象展開一系列的小故事,非常適合0-4歲的嬰兒閱讀。一開始我是每月買一套給她看,后來直接在郵局里定一年的,每月初便送到家,特別方便。直到現在小涵還清晰的記著悠悠和樂樂這兩個小朋友的名字。如果說是“天線寶寶”開啟了小涵識字的大門,那《嬰兒畫報》則是小涵喜歡上閱讀的鑰匙。
在幼兒的諸項素質中,理解力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很好的理解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處理問題、與人溝通。一些幼兒在進入小學后總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應用題,這就是他們對文字理解力太低而造成的。大量事實證明,幼兒接觸文字的時間越早,其日后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就會越強。幼兒通過識字閱讀培養起來的綜合素質,有助于他在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較為高效地處理各類問題。
閱讀能力是需要時間來養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學前幼兒在“玩”中開啟識字和閱讀的大門是完全可以的。
根據幼兒個人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從合適的年齡開始,用科學的方式識字,對于幼兒的益處大于你的設想。
所以新手爸媽,不要猶豫,為了孩子,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