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就某工作中事與單位男同事討論到女性成長去了,說討論不如說是碰撞,雖然沒到撕*大戰的程度也算針鋒相對了,個人認為,很多著名女性之所以有名的源起還是因為她們的附屬性身份,比如某夫人、某女兒等等,你看希拉里、宋氏三姐妹、甚至昂山素姬、英拉、樸槿惠,等等等等,當然,自身本是女性,說這個決無重男輕女之情,相反,正因為當今社會女性的上升渠道、發展機會遠不如男性,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當然,這和大部分女性疑似天成的小心眼、愛計較、目光短淺、浮于表面、虛榮心強等等特性以至無法獲得成功,也息息相關,咳,這可不是一桿打翻便算,俺承認,俺就是醬的人。
那么個人和男同事的觀點有何不同,或說,男性與女性在這個問題上有何異議呢,無他,個人強調客觀壓倒主觀,就是說這些女性的出名首先是因為其附庸地位,既前面說的某夫人、某女兒一類,其次,她們本人也足夠優秀,能夠配得上自己所獲地位,壓的住場,亮的了相,或說能HOLD住自身所處地位的壓力,好吧,你看戴安娜同學好像就有點兒扛不住。
但男同事的觀點強調主觀壓倒客觀,既首先是因為她們足夠優秀,才能嫁給如此優秀的男性,所以她們的成功還是源于個人努力。咳咳,這個問題一如個人一貫主張的,這世上絕大多數問題答案都在書里,想解決直接翻書去,雖然可能過N年后書之閱讀由翻變點,但歸根結底大勢不會變。那位說少數書里沒答案的問題怎么辦,那就是現實給出答案嘛。就是我們在讀手頭小書的同時還在讀人生這部大書,只要你能思考,夠努力,那就是終身制教育。或者說,圖書為知,世事為行,兩者協力,知行合一。好了,口水完了,說上面問題個人給出的所謂答案,前些年有本暢銷書,上海的金枝玉葉看過沒?那里面的郭家小姐和當時宋美齡的身份地位可說是仿上仿下 (引文:因為怕綁匪,郭家的孩子只有很少的機會公開社交,他們最好的朋友,差不多就是宋家。宋子文天天在郭家吃飯,在宋家管賬的宋美齡和在郭家管賬的二姐姐波麗好成一團,常常互相交流怎么從家里的流水賬里扣出錢來結伙去看新出的美國電影,所以,在學校里有許多同學住在一起,是生性活潑的戴西很向往的事。) ,甚至可以說是小有勝出吧,你看當時宋子文在盛宣懷家當家教,與盛家七小姐談戀愛被盛家嫌棄就能想見當時宋家的地位了。后來啊,后來的事情不用說吧,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俗語說什么女人嫁人就是二次投胎什么的,說的真俗,可也真實在,這種例子基本每個人都能舉上幾個,我認識的某某,我同學那誰誰,等等等等。當然,從唯物主義角度說,從對等的層面上講,你本人越優秀,你遇到的人也越優秀,此所謂圈子者也。這點估計參與過相親的同學都有同感,你接觸到的大都是年相若,財相似的,當然男方比女方條件高那是物質守恒定律,雖然說有些預見性條件也能算,比如這男生他們家過幾年拆遷一類的,擦汗。
好了,正如十年后我們參加同學會時總會大吃一驚一樣,世事茫茫真難料,那塊云彩下雨誰也不知道。如此這般一個女生的嫁人簡直如扔鞋一般前途難見,讓人怎生是好,那就把自己變的更好!
-----我是扯了一大段終于說到書的昏割線
一如那些女性成長書一樣,這本書的中心思想也是如何讓女性自我提升,變的更好一類。不過個人還是要說,日本出品,就是不錯。不要說比國內那些書靠譜的多,內容也是實實在在,能夠操作的,而且雖然這種書現在的出版量車載斗量的,日本就是出書大國,但每次到手的書中總有些新意,或說有東西值得記下來施習。比如書里說的和朋友互相監督吃飯的姿勢,吃五色食物,在女性生活館提升自我魅力,多閱讀植物圖鑒一類的小方法,都有可行之處,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為了讓自己變的更好,不是為了如何如何把自己嫁出去,為了讓自己活的更快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