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專項訓練
“D18,我看了你的幾個監控視頻,發現了你的優劣勢很明顯。”馬丁先生對鐵伢子做了個概述性的評價,娓娓道來。
“在營地這屆D級學員中,你的劣勢會要了你的命。同樣,你的優勢也會救了你的命。”
“其實,從你進入西伯利亞森林狩獵那頭熊開始,我們就一直掌握著你的動態。因為那頭熊是我們營地飼養的,守衛在那,在那帶區域有個我們的聯絡點。”
“結果你當天一箭就把熊射成了重傷,沒想到你那把弓威力那么大,我們也無法及時的對它進行救治。為保險起見,當時營地計劃讓你們幾個消失的。但第二天你哥哥就帶著朋友走了,你和那個導獵員又離開了那片區域,所以我們就暫時放過了你們。”
“沒想到,你們又陰差陽錯的進入了我們另外一個聯絡點,又和那群狼干上了,所以你和我們營地還是有緣分的。”馬丁先生怪笑著。
“馬丁先生,那群狼不會也是營地飼養,放在那里做驅趕作用的吧?”鐵伢子尷尬的摸著腦袋,低聲的說道。
“你說呢?”馬丁先生沒好氣的回了句。“當時的整個監控畫面,現在還都保存在監控室電腦里呢,我告訴你,這群狼一直是由E隊隊長妖女負責的。”
鐵伢子心里咯噔一下,心虛的轉移話題。“請問馬丁先生,您前面說的我優勢和劣勢是什么呢?”
“從你獵熊殺狼中看得出來,你的弓箭玩得有一定功底,力道、準度、搭箭出箭速度等還勉強能打個60分,心理素質馬馬虎虎打50分。”
“你的優勢是在遠程攻擊上,這就是我做為你的專項教官,要對你進行弓箭方面的強化。話說回來,你的劣勢也是你的遠程攻擊,因為敵人突破你的弓箭,逼近后你就死翹翹了。所以我會在你體能、身形靈活上、近程殺傷力上對你進行提高。”
“馬丁先生,我曉得弓箭在現代社會,沒有多大的用武之地。在營地執行的任務中是個雞肋,在熱兵器面前它就是個玩具。那為何您還要對我在這方面去強化呢?”鐵伢子忍不住把心里疑惑說出來。
“哈哈哈。”馬丁先生笑著邊打開辦公室一扇很大的柜門。
嘩,把鐵伢子看呆了,這個柜子其實也是一個恒溫柜。里面擺滿了各種弓箭,古今中外,不同類型弓種都有,比爺爺家收藏的還多。以及各種說不出名字的大小箭頭不一,眼花繚亂的,看著就兇猛。各種箭桿所用材料也不同,有的還沒裝備好,貌似有些特別的功能。
“我是蒙古人,家里也算半個弓箭世家。和你一樣,從小就是抱著弓箭長大的,所以對它們感情很深厚,這些就是我的老婆們。我看得出,你也是真心喜歡弓箭。”馬丁先生隨手取下把小巧精悍的土耳其弓,遞給鐵伢子上弦。
他坐下端杯喝了口茶:“確實,弓箭在這個年代短板太多。”
“第一、距離不夠:弓箭的有效精準距離是30米左右,在這個距離內,威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精準度很高。雖然50米距離射中目標,復合弓、美獵、傳統弓、英長弓、和弓也都能做到,但對弓型、材料、技術、準度、磅數要求也高。有復合弓高手可以在100米距離左右,射中個網球大小目標。”
“100米距離射中目標,則是道坎,當然也有人做得到。畢竟韓國人145米的遠距離拋射,培養出來的九段射箭高手還有不少。但和木倉相比差距太大,訓練過的人,200~300米距離端木倉就能干翻敵人。現在是熱兵器年代,幾百米、千把米遠距離都能輕松搞定目標”。
“第二、威力不夠:現市面上最高90磅的復合弓,50米距離100克重箭配穿透箭頭,連最薄的防彈衣也打不穿,更不要說在執行任務中,去射殺坐在防彈車里的目標人物了。傳統弓、美獵弓、英長弓、和弓就更差多了。”
“第三、射箭速度:戰場上面對眾多移動目標,無法像木倉樣,扣動扳機,幾十梭子彈打過去壓制敵人。射箭過程是取箭、搭箭、拉弦、瞄準、撒放等循環,節奏太慢,戰場中這樣拖拉的話,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
“第四、隱秘不足:舉起弓瞄準目標剎那,就是最大敗筆。一把短軸距復合弓長度也在0.5米左右,美獵和傳統弓短的在1.1米長,英長弓、和弓長是到了1.8-2米多了”。不管是在子彈橫飛的戰場,還是都市執行任務舉弓瞄準,都不現實。
“第五、不便攜帶:現代工藝是可以把弓做成雙節棍或是三分體,整體只有1米長都沒問題。但箭有那么長無法大量攜帶執行任務。也沒有子彈在戰場獲取補充的通用性。木倉一個人帶200發子彈毫無壓力,也不占那么大空間。”
“第六、訓練時間:一名優秀的弓箭手,沒有經過幾年時間系統的訓練,是無法上戰場或去執行營地不同任務,還不見得技術能發揮穩定。”
“第七、以及其他太多不合適出現在現代戰場的因素,林林總總我就不再多說。所以中國國內愛好者用弓箭來射紙靶、參加賽事。國外的愛好者除此外,他們還有環境條件去狩獵。”
鐵伢子聽馬丁先生說了這么多,不由深有同感。回顧與E級的那三個晉級者在搏殺中,就明顯感覺到了弓箭的這些短板。
“你在好奇,既然我說了這么多問題,為何還要給你專項訓練?”
馬丁先生接過鐵伢子手里那把上好弓弦的土耳其,回頭從柜子里取出一根黝黑的箭桿,箭桿表面像手雷樣,有一道道的分割線。接著把一個細長的白色橡皮泥狀物體,塞進箭桿里,裝好一個四凌箭頭后,遞給鐵伢子,“你看看,說下這根箭的參數。”
鐵伢子結過箭后,搭箭開弓虛瞄了下,說道:“這箭應該在32-33英寸左右,因為這把80磅短土耳其弓,最大拉鋸一般在30英寸。我剛拉弓靠位耳垂就有很大的撞墻感。土耳其弓適合射遠,我猜您是按照1磅8格令配的箭,這樣能最大發揮弓的效能,箭應該重640-700格令上下,因為您最后塞了類似橡皮泥東西在箭桿里面。”
“看的出來,您為了追求速度,也是用了我喜歡的三寸梭型箭羽。但是,這根箭桿的材料我真看不出來是什么,以前沒見過。因為一般是炭纖維、竹子、鋁制、炭包鋁等市面常見的。以及箭桿上為何有一道道分割線,那我更不明白了。”鐵伢子用帶疑惑的眼神看著馬丁先生。
“嗯。先看我射這一箭。”馬丁先生贊許的笑著、走到窗戶。正常的立式射姿,左手舉弓右手拉弦,瞄著100米距離的一輛報廢車。也是沒帶著扳指,直接用大拇指扣著開弓。
“咻。”隨著馬丁先生拉弦手食指輕微松開,撒放后,箭矢急速的朝著車輛飛過去,鐵伢子目不轉睛的盯著箭的飛行軌跡。心里暗猜:“難道是給我演示如何百米射車內目標?”
緊接著,就聽到轟的一聲巨響,那輛車被炸的整個都散架了,一地的碎片。馬丁先生不顧鐵伢子在邊上目瞪口呆,又快速裝好一根箭走到屋外,這次安裝的是鈍箭頭。
整個人側躺在雪地上,這次是右手持弓,左手拉弦,不是立著弓射出,而是弓身和地面呈水平狀,射姿非常隱秘。瞄準的目標是約60米外一個不大的空房子,一個護衛牽了一頭鹿關在里面。
只見他一個干脆利落的撒放,箭如流星奔月,從那扇小窗戶,射進了房子里面。結果,房子安安靜靜的,沒有爆炸也沒有其他異常。
馬丁先生從地上爬起來,等了五分鐘后,帶著鐵伢子來到房子門口,把門推開后。就見那只鹿躺在地上,嘴里流著不少血色泡沫,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噓,曉得鐵伢子會要問什么,馬丁先生示意安靜。帶著他又回到辦公室,調出一段視頻。只見頭盔攝像畫面下,顯示是在晚上,有一定的能見度。走在最前面的兩個人穿著迷彩服。一個手持把木倉,另一個手里持著把弓箭,采用是半開弓模式,在村莊里搜索前進。突然,20米遠地方,一個門里走出一端木倉的人,貌似也看到了這兩個人,剛欲開木倉,就見這個拿弓箭的舉弓一射,那個人就倒下了。
“我曉得你心里的困惑,想要什么問題?”這些就是我給你的部分答案。馬丁先生微笑的看著鐵伢子。
“我射的第一箭,車輛為何會爆炸?”你看,說著把柜子里箭桿拿出一支遞給鐵伢子。
“這橡皮泥是C4,配合這個爆炸裝置,一起裝在箭桿里,就有你剛才看到的那個威力。而C4是可以根據目標隨時調整分量。起爆方式可以是遙控,也可以是撞擊。”
“這樣的話,一個弓箭手背著這個特質的箭囊,可以隨身攜帶200-300支這樣威力的箭,在戰場或是執行任務。在戰場他等于是個火力支援手的角色,具有遠距離無聲的壓制、攻堅作用。”
“而且箭桿里面還可以放置麻醉氣體,以及其他生化、可燃氣體等裝置。剛才那只無聲斃命的羊就是這樣被解決的,這種方式更是遠距離的無聲無息,適合于很多場合。箭桿材料是特種金屬,輕便堅硬。采用了和手雷樣的裂片結構,增加殺傷力。”
“有些時候,為了快速安靜解決目標。箭頭也可以涂抹我手里的這幾種毒液,中者見血封喉一秒斃命。”
聽得鐵伢子眼睛都亮了,內心狂喜。這手段,簡直就是現代特種戰爭的結合。感覺和木倉是各有千秋,都有的一比。因為可以在不同環境下、不同條件下使用。
“你剛才看的這個視頻里,是一支叫蜜獾雇傭軍在西非執行任務拍攝的。那人是個用弓箭的高手,每次都是一箭斃命,快、狠、準。說不定你們以后會在某個場合遇上,是敵是友未知,畢竟大家都是在這個行業里面搶飯吃。”
“他優先射的部位是眉心、咽喉、太陽穴、后頸椎,只有射這些部位才能夠快速斃命,又安靜。其次才是射胸口、肺、下陰等部位了。而且看視頻里面,他習慣半開弓的方式很好,能快速出箭。而且他的反應速度比隊友要快很多,這個視頻你要多研究。”
鐵伢子疑惑不已,“確實,剛了解了這么多,是我不曾接觸過的,給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那為何營地沒有人使用弓箭和這些戰術呢?”
“因為有木倉更簡單、能快速的上手,為什么要勞神費力去學弓箭呢。你是因為有了十年基礎,可以駕輕就熟,但別人不行啦。”
“那也是。”呵呵。
“至于我前面說的弓箭缺點,射速慢。這個不要和木倉去比快,永遠是比不過木倉的。但是你可以和用木倉的人去比反應,比第六感,這是你可以提升的精神層面。”
“所以你日常練習的那個鱷魚爬和走鴨子步,很不錯,要重視性的去練,以及戰場危機意識培養,這些都能彌補弓箭上的不足,硬件不夠就軟件湊。”
“其實我們聊了這么多,你自己心里也有個概念了,曉得該往哪些方面去訓練。我們現在去訓練場,給我看看你水平在什么階段,我給你制定個詳細的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