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如果家里太大,或者網絡入口的位置在家的拐角處,導致路由器的在信號不能覆蓋家里的全部區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Powerline extender解決這個問題。我使用的是TPLINK的WPA4220,它實際上是首先通過電力線把路由信號傳遞到遠處家的另一端然后再通過一個WIFI熱點來覆蓋原來不能覆蓋的區域,另外WPA4220還有一個一鍵復制路由器的WIFI熱點配置的功能,這樣可以使用一套WIFI名稱密碼來跨越多個WIFI的熱點。
這樣看上去很不錯,但是有一個問題,因為家里有了兩個或者多個WIFI熱點,這些熱點就會潛在造成WIFI的通道沖突。通道沖突的表現形式是網絡一會快,一會就像斷網了一樣。
分析
這里稍微解釋下WIFI的通道,WIFI使用2.4G或者5G頻率,2.4G頻率按照20M的帶寬分成14個通道,如果家里2個設備都使用同一個通道,比如channel ##1,這就好比大家都在一個車道上行駛,互相干擾嚴重,造成通道沖突,網絡性能大幅下降。5G因為基礎頻率增高了可以分成上百個通道,所以使用5G的頻率沖突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不過現在還有很多的路由器特別是Powerline extender依然跑在2.4G頻率上,這首先增加了沖突的可能性。更要命的是,很多WIFI設備上通道的選項通常被默認為“Auto”,而這些WIFI設備的通道選擇算法都不好,幾乎所有的都會選為1,在我家的例子中,一個路由器兩個extender,結果全部都被設置為1,導致嚴重的通道沖突。
解決
通道沖突的問題不解決,新裝的Powerline extender可能會適得其反,家里的網絡性能反不如前。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識別問題,這里我們可以使用一個工具叫Wifi explorer(macbook上用的),它可以檢測出各個WIFI熱點所使用的頻率和強度,來發現是否有可能的沖突發生。
如上圖,加亮的3個WIFI熱點分別是路由器和2個extender,在我修復之前,3個熱點都使用了Channel ##1,從而導致網絡經常斷。
在發現了問題后,解決就相對容易,只要進入WIFI的熱點管理,將Channle指定為不重復值即可,一般我們會使用1、6、和11。設置完了后(如上圖所示),問題就馬上解決了,網絡不再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