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學了原汁原味的4D,信息量、系統性強大,絕對要好好研究。
2015年時,聽個朋友講4D,2天時間前前后后講的是“怎么把紅色語句轉化成綠色語句”,最后還借用西游記四個主角把我們給整暈了。這次學了查理親授的地道課程,深刻體會“沒有對比沒有傷害”!也許那時只是接觸到新知識點而已,現在是有了些深入認知,并且還能不斷去挖掘認知。
所謂紅轉綠是有情境的,轉化也不是單一選項硬邦邦。做好自己,是要不斷進階修煉,從基礎的腹式呼吸來調整情緒,到表達出來為他人賦能,甚至感受自己與別人的強烈感受并柔和表達出來的最高境界。
回來復習課堂知識時,突然想起一部動畫片《頭腦特工隊》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看這片子時就覺得真走心,視角獨特但又真實。現在很容易就和4D所學聯系到了一起。
課堂的印象太深刻,讓我回味,聯想電影。
在課堂上,查理播放了一個又一個視頻,又一 一作了深入的說明。舉個栗子:憤怒的轉化是喜悅嗎?這正是2年前接收的信息偏差,當時就覺得有點牽強轉不過彎來。現在知道沒那么簡單,至少還有憤怒+愛是起很好的激勵作用,我也更深一步理解真正“對事不對人”的運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在電影中,幾個情緒干部開始的獨斷,互相排擠帶來了女主焦慮、不快樂甚至離家出走。又經過一系列的“情緒歷險”重塑信心,重拾快樂。成長過程不可能永遠只有快樂一種情緒,每個情緒的體驗與情緒間的切換與合作,才是更真實有血有肉的人所擁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又想到了帶情緒功能的機器人,內在接收到的情緒轉換指令可能就更快,或許是他們更簡單,依程序而設,可能聽到幾句話就能轉憂為喜。
圖片發自簡書App
感謝查理潛心鉆研4D,并用愛讓我感受到4D之魅力。追求快樂的人生簡單又不簡單,幸運的是我走在這條路上,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