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離開,即使天涯海角也牽動著父母的關愛
? ? ? ? ? ? ? ? ? ? ? ? 2007年10月5日? ? 星期四? 晴
車子緩緩駛出小院,我們即將離開。
孩子們都和父母告別,我們一再強調,自己有車,說不準哪天又回來了,總共路程也就200公里,又不遠。
這樣的話安慰著他們,也說給自己聽。必定沒有說的那么容易。
臨行前,父母張羅著給我們拿東西,他們特意耽誤半天工,沒有下地干活。所拿之物無非是菜、果、米、肉之類,只恨不得把家里他們認為該拿的都搬上車,他們唯恐落下什么,一遍又一遍檢查著所備之物,母親嘴里還一邊叨叨著,一邊用手細數著,哎呀,恍然大悟一般,又落下什么什么東西,在我們極力勸說下,才作罷,而且車里實在塞滿了,一點空余都不剩,他們還嘆息著沒裝完呢!
這些都是俱為平常之食,在城市里都買的到,而且很便宜,這么遠帶著都不夠郵費的,可是卻飽含著他們對我們的濃濃愛意。
在他們眼里,也許吃的東西是在家里拿的才有家的氣息吧,也或者對我們傾出的不只是食物這么簡單,還有一份溫暖和想念。
自從讀書后,離開家,一次比一次容易,一次比一次頻繁,最后成了家,竟然兩三年不回一次,思念家,也就是父母耳邊的嘮叨,那一桌平常的飯食,不是什么美味佳肴,卻又一種家的味道,卻倍感思念。
家里永遠都為兒女敞開著大門,永遠都是你一進門,就被熱情包裹的嚴嚴實實,那種歡喜和踏實特別的濃烈。
每次回到家,一切都變得懶散起來,緊繃的神經完全放下來,忘記時間,忘記煩惱,不再被一切瑣事纏繞,似乎那種強大的包容,能夠把所有的任意,任性發揮的淋漓盡致,也就是找到一種全身心的安穩。
即使睡覺,都不會夜半醒來,一直香甜到天亮,夢境都是美好的。
感覺自己依然是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他們總是要事無巨細地照顧我們,而我們雖然已經成熟,有些事情卻還要像他們匯報請教。也許有些事情我們有能力解決,也有衡量標準和答案,但是他們給予的意見總是會叫我們依賴,會叫他們找到一種感覺,我們依然需要他們,他們依然是孩子的依靠。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分開的時間越久,次數越多,那種依依之情卻愈加濃厚,必定時光已逝,歲月催人老,他們已經暮年,沒有什么比他們還健康安在更幸福了。
其實他們更怕和我們離別,因為離開一次,就少一次,他們緊隨的目光一直都在期盼,期盼著孩兒們依然在,依然常回來。
因為那眼神里寫滿了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