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漢末年,戰火紛飛,群雄割據,良將輩出。無論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還是忠肝義膽的關羽,抑或是驍勇善戰的呂布,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得益于羅貫中先生的一部《三國演義》,以及后來翻拍的眾多版本的電視劇,這段歷史漸漸被大眾所熟知。
一個人或是能文,或是能武,文韜武略二者占其一,就已經很令人欽佩了。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曹操既能馳騁沙場,排兵布陣,也能寫詩言志,直抒胸臆。既有軍事家的氣度,又有文學家的底蘊。也難怪在那個能人輩出的年代,曹操能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曹魏政權的奠基人,與蜀漢和東吳三分天下。
2、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公元207年,曹操52歲的時候,他決定北征烏桓。在經歷了數月的奮戰以后,曹操大勝,凱旋而歸。在路途中,他興致大好,便借樂府舊題《步出夏門行》,創作了一組詩。這組詩分為五部分,其中最知名的有兩首,即《觀滄?!泛汀洱旊m壽》。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向東登上碣石山,來觀望煙波浩渺的大海。海水拍擊著巖石,山島高高地挺立著。島上草木繁盛,一片生機勃勃。秋風吹來,樹木搖動,浪濤翻涌。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軌跡,好像是從這浩瀚的大海中升起的。銀河中璀璨的星辰,也好像是從這大海中升起的。望著眼前壯闊的景色,我開心極了,寫下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神龜雖然長壽,也有壽命終結的時候。螣蛇雖然能騰云駕霧,終有一天也會化為塵土。年老的千里馬雖然臥在馬槽旁,但是馳騁千里的志向并未改變。理想遠大的人即便到了晚年,也不會停下奮斗的腳步。生命的長短,不僅僅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可以益壽延年。我開心極了,寫下這首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3、
之所以選擇組詩中的這兩首,除了它們的名氣以外,也因為這兩首都傳達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無論是《觀滄?!返拇髿?,還是《龜雖壽》的樂觀,都展示出了一代梟雄曹操寬廣的胸襟。
《觀滄海》中,曹操以景言志?!叭赵隆?、“星漢”、“滄?!边@些意象的選取,讓人感覺到十分開闊。雖然已是秋風蕭瑟的時節,但是山島草木茂盛,海上波濤洶涌,日月星河運行依舊,風光一片大好,全然不見衰敗的景象。
而《龜雖壽》中,曹操又以“千里馬”自比。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是依然雄心壯志,不改一統中原、建功立業的初衷。這種“既不認命,也不服老”的人生態度,令人欽佩。
小編想借這兩首詩告訴大家,無論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輕言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樂觀豁達的人,才能實現理想,活出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