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銀行營業廳里面開始增設了叫號機、開立了VIP窗口、把客戶分為了VIP客戶和普通客戶,這幾乎成為了所有銀行的標配和通常做法,我們似乎也早已經接受了銀行這種辦事程序和客戶分類。但這并不意味著銀行的做法就一定科學,也并不意味著普通老百姓就真的沒有什么意見。
舉個例子,前幾天,我到一家中國郵政銀行繳納新農保費用,該網點是人社局指定的繳納網點。按照要求,我到取號機取了一張個人業務號碼,根據號碼提示,我前面還有二十多個人在等待,我雖然著急,但還是不得不坐下來等待叫號。當時銀行辦理業務的有三個窗口,并沒有區分VIP客戶窗口和普通客戶窗口。等待叫號過程中,我發現,一旦有所謂的VIP客戶來辦業務時,三個窗口在叫號時都會優先叫VIP號,直到VIP號被叫完,叫號機才會繼續按照順序叫普通號,甚至在某一段時間內,三個窗口竟然同時都在辦理VIP號的業務。我實在忍不住,就去找大堂經理,質問其這樣安排的合理性,并強烈建議把VIP客戶統一到一個窗口,VIP客戶不能侵占普通客戶窗口,影響普通客戶的業務辦理,但大堂經理只是在陪笑臉,并沒有改正的意思,反而話語中透著一種嫌棄的態度。
第一個觀點,我非常理解銀行開立VIP窗口和區分客戶類別。從動機上,因為客戶中確實存在這種優先的需求,銀行這樣做只是為了迎合這些需求,無可厚非;從目的上,因為銀行間競爭激烈,內部考核嚴厲,銀行只有這樣做才可以吸引住大客戶;從銀行性質上,雖然中國的銀行大多都是國有控股的銀行,但畢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獨立法人,從投入和產出比上,銀行也必須重點為大客戶提供及時的服務。
第二個觀點,銀行開立VIP窗口和區分客戶類別并不人性化。一方面,銀行在客觀上忽略了普通客戶的貢獻,普通客戶才是銀行大多數客戶,普通客戶的資金才是銀行大多數存款金額;另一方面,銀行違背了公平、平等等基本的價值觀,為VIP客戶開立專門窗口,讓VIP客戶可以隨時插隊辦理業務,公平嗎?平等嗎?第三,銀行從技術層面上也沒有更新業務辦理程序、提高業務辦理效率,目前大多數在營業廳排隊等候柜臺辦理業務的,主要是現金業務、只有存折的業務、退休職工領取退休工資的業務等,銀行應該重點關注并提升人工智能在業務辦理中的作用。
第三個觀點,銀行開立VIP窗口和區分客戶類別,普通客戶根本做不到用腳投票。我國銀行在儲戶面前永遠是強勢和壟斷的一方,一方面跟大多數銀行均屬于國有銀行有關,另一方面也跟我國儲戶的存錢觀念以及某些業務指定某銀行辦理有關。大客戶之所以可以使得銀行讓步,必定是銀行有所求,才會有所與。我們作為銀行的屌絲客戶,也只能一再忍耐,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我們沒得選。
可能大多數屌絲客戶,在面對VIP窗口和VIP客戶時,更多的是羨慕嫉妒吧,更多的是想著如何鯉魚翻身,屌絲逆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