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身邊的朋友叨逼叨,叨逼叨,建議大家要重視寫作、立刻開寫。一對一重復講也有點累,所以干脆直接就此主題寫篇文章吧。
以下觀點并非原創,主要來自李笑來以及這波內容創業崛起的一些知識網紅。我只不過是用了這兩年的時間,走過了好些彎路,驗證了人家說得是對的。
不過,現在明白也不晚,只要立刻去行動就對了……
01 寫作恐怕是普通人最容易用來賺錢的技能了,沒有之一
人們是靠什么掙錢的?已經在金字塔上層的人可以靠信息、靠資本、靠人脈,但對于普通人而言,大多還停留在出售自己的時間。
同樣是賣時間,有的人一輩子都在追求把單價做高,尤其越是專業人士越有此迷思。可是,就算是最頂尖的教練,一小時能收五萬又如何呢?就算是最貴的講師,一天課酬能收十萬又如何呢?你這輩子還剩多少時間可以出售?你什么時候才能時間自由?
所謂財富自由,指的是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李笑來《通向財富自由之路》
我一位做高管教練的朋友,客戶都是世界五百強高管這種,某次乘車跟出租車司機閑聊,解釋她是做什么的,司機一聽就明白了——“就是按小時收費嘛,跟我們一樣!”她很無語,但想想也只能無奈承認,好像的確如此。
賣時間也可以有一個更高效的賣法——盡量把一份時間多賣幾次(時間拉長),賣給更多的人(空間擴大)。
寫作、講課,都是少有的可以把同一份時間銷售很多次的方法。而隨著互聯網普及,極大地超越了時空限制,在線的寫作和講課可以影響的人數規模恐怕會越來越不可思議。
現在已經有很多普通人做出幾十萬、百萬級別的個人公眾號了。想一想,你寫出一篇文章,就能瞬間推送到幾十萬人的手機上,這在博客時代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現在也開始動不動就有百萬級的直播和十萬級的在線講座。前段時間公眾大號剽悍一只貓的一場在線演講,一人只收了一塊錢門票,一小時的講座還是入賬了十幾萬,遠超各種專業人士的小時報價。
講課對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尤其考慮到我們很多人還有演講恐懼。相比而言,寫作更容易成為普通人起步的臺階——畢竟每個人都在高考體系下被逼著寫了十幾年的作文。
不是每個人現在都可以開始講的,但是,每個人現在就可以開始寫。
02 文字傳播優于音頻傳播,影響力經濟優于注意力經濟
這一點我簡直心有戚戚呀,因為自己就走了一段彎路,先選擇的是在線講課,而不是寫作,現在看來應該先寫后講。
首先,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文字學習,但只有一部分人喜歡通過音頻學習。而且,要進行深度學習的話,還是通過文字更有穿透力。
其次,音頻和視頻,對人們時間和注意力的占用更多,其實更適用于“注意力經濟”。
人的注意力是極為有限的,而且未來只會越來越潰散。你就算講課講得再精彩,人們現在也很難做到每天花一個小時耐心聽你講課。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容信息、觸手可及的手機應用來爭奪人們那點有限的注意力,注意力經濟只會成為烽火連天的時間戰場。
所以,注意力經濟的核心問題是缺少可持續性,增長曲線很可能是對數曲線,還有可能是拋物線。(可參考我另一篇文章《線性、對數與指數,你選擇哪種增長?》)
但文字更適用于“影響力經濟”,而影響力經濟的特點是指數增長。李笑來就說,“文字工作者只要肯用寫作在互聯網上獲得影響力,那么隨后的變現能力是極強的,哪怕用最原始的“廣告商業模式”,對作者來說,變現的效能都是比傳統出版社通道高出許多,高出多少倍呢?起碼十倍以上,且上不封頂”。
03 未來十年,個人品牌的升值可以跑過房價增值
前年我就推薦大家買房、換房,結果,大家現在也都看到了……
沒關系,下一個十年,還有一波個人品牌升值的大機會。
有一點可以看得很清楚,其實這個時代是個人品牌升值的時代。所以一定要請大家認真對待個人品牌。在未來十年,個人品牌升值一定比房價升值快十倍,房價再怎么漲跟個人品牌都沒法比。
——李笑來《在這個時代里,什么樣的人最劃算?》
為什么很多人工作也很努力,但總覺得自己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更別說指數級的驚喜?
因為,很多職場人士并沒有品牌概念。
個人品牌可以帶來:
1. 更低成本的認知,2. 更好的信用背書,3. 更高的價值溢價,4. 更大的話語權
——Spencer《如何打造“自品牌”,讓你迅速升值》
一切沒有形成品牌沉淀的努力,都是偽努力。(很多職場的朋友看完表示嚴重躺槍,錐心之痛……)
那么,大家可以反思一下:
1. 你有自己的品牌嗎?你能一句話說清楚自己的品牌嗎?
2. 你所有的努力,是在鞏固別人的品牌,還是在加固自己的個人品牌?
3. 有哪些高效的個人品牌建立方式?(寫作肯定是其中之一,而且很可能是最為簡單快速高效的)
如果想不出來,就開始行動吧。可以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奔跑中調整姿勢嘛。
而且,歸根結底,我上一篇文章也談到了——越早出手,越早積攢時間復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