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我已經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近三十年,尤其近兩年,經常被人說成是有經驗的老教師。我一笑置之,要說經驗嘛,只有一條,做事我喜歡親力親為,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學生的關系更親密了,對他們的了解也加深了。
這個習慣是我剛工作時就養成的,年輕教師有干勁兒凡事都想做到盡善盡美,學校大隊部布置的工作,例如:板報、墻報什么的,學生們已經完成了,我總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總要提些修改意見,有時還親自上陣,同學年的老師悄悄對我說,應該放放手,有些事情讓學生去做,這樣對學生也是鍛煉。而且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經驗,我也領悟到很多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中都談到了這一點: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
經常聽到一些老師說學生到了中高年段,批改作業這項本應由老師承擔的工作也可以放手讓課代表、小組長去做,老師大致了解一下情況就可以了,這樣,老師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備課,也能輕松些。我也開始嘗試著這么做,卻發現不批改,當老師的就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心里就沒底無法做到心中有數。其實,工作了這么多年,學生們對一些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我還是能做些正確的預判的,這個懶,我可以偷,可是我更喜歡從學生們的作業當中發現一些問題及時解決。比如當一個學生這兩天的作業突然字跡潦草,為什么會這樣呢?課后我會和學生嘮嘮嗑,了解情況,提醒學生認真完成作業,一味地批評他,罰他重寫,效果不一定好,這個懶,我不愿意偷。
一次去聽課,一位資深老教師曾說過一段令在場老師起碼令我瞠目結舌的話:“批作文,我從來不批錯別字什么的……一堂課我能批八十本……”按照這位老師的說法,我的效率該是極低的,因為我喜歡逐字逐句為學生改作文,還喜歡面對面和學生交流,提一些修改建議,一些學生就是無話可說,我就和他一起寫,我說一句,他說一句,他寫一句,我再補充一句,這么做占去了我很多個午休時間。學習是需要一些天賦的,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那么幸運,我也可以告訴他,作文不合格,回家重寫,但這個懶,我不愿意偷。
當了這么多年老師,很多課文我已經講了不止一次了,可無論是教一年還是六年,每次拿到教科書,我都是先讀幾遍課文,然后從字到詞到句逐一分析,重點難點標上記號,該積累該拓展的內容做記錄,不敢有一絲疏漏,不愿偷懶。
這幾年,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讀書習慣的養成,進修學校每學期都為各年段指定了讀書目錄。我不僅要求學生讀,而且我也和他們一起讀,說實話,有些兒童小說我也可以不讀,四大名著我也早就讀過,但我又重新翻開了這些書,課余,和學生們聊些書中的內容,聽學生們談淡讀書的體會,我和學生都體會到了與書為友的樂趣,我也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說的就是教師這個職業,選擇這個職業,只有踏實做事,我就沒想過要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