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4?以下內容,根據對魏君老師非暴力溝通之傾聽的藝術課程的理解與認知,進行整理。
傾聽的理念
1.傾聽的概念:理解+反饋;傾聽的目的:理解+連接
以下是基于老師的講授,自己關于傾聽概念與目的的理解與認識!
2.為什么要反饋?
讓A有機會核實B聽到的,是否與A一致。一方面,因為語言是有缺陷的,無法將我們的想法完好無損地表達出來;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理解問題的模式,反饋是為了防止被自己的思維定勢帶偏。
“我知道你理解了我的意思,但弱弱地說一聲,那真的不是我的意思?”
3.為什么要連接?
當A說的與B理解的,不一致的時候,A、B就仿佛是住在同一個樓里的不同樓層,總是感覺在“喊話”,卻總是不知道對方在哪里,兩個人仿佛在玩藏貓貓的游戲……
慢慢地連接就斷了,要么,不再連了;要么,嘗試著與同一樓層的人連接!
4.理解什么?
從語言傳遞信息的三個層次理解:即行為(意思)、意圖\目的、感受與需要。
從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理解:觀察、感受、需要與請求
5.反饋什么?
@有你無我——反饋時,我們的語言是以“你”開頭的,防止“你”后的“我”哦!
@翻譯NVC的語言——便于自我理解,同時,避免指向,我的理解是,當傾聽對象有第三者出現時,找到對象本身的感受與需要,而非第三者怎么了,幫助對方看到自己,以防不小心鼓勵到對方,自己的情緒是別人造成的。
我們只能對自己的感受與需要負責。
@對方想要的——非對方不想要的,即對美好做出回應;而非對痛苦做出回應。
@對方重要的——即對方的需要,他這么說,什么對他是重要的呢?
@重復關鍵詞——幫助對方找到辦法。
6.怎么反饋?
目的是不知道、求證。
句式:
你的意思是……;你說的是……;你認為……,對嗎?
“……這是你的意思嗎?”“……是這樣嗎?”
“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對嗎?”“你是想要……,是嗎?”“你看重……,對嗎?”
7.練習:溝通技巧。
權柄:有權柄表達;無權柄者傾聽。
我的收獲是:每個人生命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個理念非常重要,當我們有這個理念指導時,意味著我們相信對方能夠獨立的面對、解決一切問題,因此,在傾聽的時候,帶著這份相信,我們需要做的只是幫助確認、只是陪伴就好,因為,對方可能只是暫時想不通、理不清,我們的陪伴足以幫助對方找到他想要的,即使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值得的。
8.當傾聽的時候,自己走神了,怎么辦?
基于老師的講授,我的理解是:
第一,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別人。先照顧好自己,才是對被傾聽者最好的傾聽、最大的尊重。
第二,當處于“有我沒你”的狀態時,先嘗試著傾聽自己。
第三,重新來過!“剛剛好像沒有傾聽到你,可以重新來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