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是,我是個倔強,不服輸,上進的好女孩,可以幫老師管理班級,屬于老師特喜歡的那種,但也是那些不愛學習的同學討厭的對象,為了管理班級常常和他們撕逼(現在想起常常覺得好笑),于是他們開始私下里把我的書丟掉,故意氣我。小學五年級之前我每次都會先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還會接著預習下一課,小學就養成了晚睡的習慣,不過有個特別壞的習慣就是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一心二用。但到六年級,我開始不認真,每次的寒暑假作業都不到最后一刻就不做,要不然直接問別人借來抄,每天的晚睡導致我第二天吃飯,在小鎮里就是這樣,每個人住得近,就如我和我的班主任,每天快遲到的我都努力地跑,為的是趕在老師之前到達教室。還有從小學開始,我性格上的漏洞就慢慢地開始顯現,直到后來也就是現在,我才慢慢地意識到并改正。
小學升初中的成績不算好,也不算差,我爸為了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動用他唯一就是所有的關系把我送進了縣里的重點初中,但因為我家在鎮里,于是我開始了兩年的租房生活和一年的住校生活。由于各個鄉鎮有很多像我一樣,家住在鎮里,但在縣里讀書的孩子,學校周圍也就興起了一批專門代管孩子包吃包住的行業,只要每個月定期交費就好了。和我一起住的是同我一起在鎮里讀過書的(暫且這么叫)寢室長,她一直和我住了三年,我和她在這三年里有很多吵吵鬧鬧,絕交與和好,在此期間,我性格上的劣根性暴露無遺,做過很多壞事,但無法否認的是,感情最深的也是和她。上初中開始,以前在老師眼里如寶的我開始默默無聞,成績中等,相貌平平,沒有特長,在一堆好學生里我得不到老師的關注,周圍都是縣里的孩子,成績好,穿著漂亮,有很多特長,而我來自一個小鎮,家里把錢看得又重,一個星期十元的零花錢,還包括五元的車費,我連一瓶飲料都不敢買,,沒有特長,長的不好看,性格也不夠開朗,自己在心里總是暗暗拿自己和她們做對比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的內心生出一種自卑,而且那種自卑感伴隨了我好多年。
我最大的變化是從初二那年,由于種種原因,我搬到了另一個地方,也有了新的室友,那時候還不知道小說為何物,只看見一個室友每天都抱著學生電腦在那里看,于是好奇,開始和她一起看。沒想到謝一看小說就無法自拔,開始用自己的MP4去店里花錢下載,還趁室友不在偷偷地拷貝她的小說,一放學回到出租屋就開始看,有時候看到凌晨兩三點,作業也不寫,第二天直接到教室抄同學的,就這樣,成績也一落千丈。初一初二也交過幾個朋友,但也都是過客。初三那年,縣里又新建了一所初中,按戶口,我被分配了過去,開始了自己的住校生活。雖說對小說也沒有那么迷戀了,但任然沒有學習的心思。因為性格不好,也曾把同寢室相處得好的室友從身邊趕跑,感覺從小到大,自己身邊也沒有什么好朋友。但是初三的這個班級的氛圍特別好,大家相處得融洽,所以在我的印象里也特別的深刻。我也依舊是那個滿身壞毛病,愛說是非,小氣,沒有耐心,霸道,胸無大志的壞丫頭。不出意外,我沒有考上重點中學。而我也面臨升學的問題。
我爸希望我去讀衛校,以后出來好找工作,但我死活不同意,想去普通高中學美術。于是我爸發動周圍的鄰居來對我輪番說教,告訴我讀衛校有多么地好,就這樣我在狂轟濫炸中同意了。但是又因為我堂哥的一句話又讓我爸改變主意了,他說衛校很亂,,很容易學壞,很多女孩子都別包養了,于是又讓我去讀高中。我所在的高中主要發展音體美,入學的第一個月先讓我們適應一下,然后就開始讓各個老師來宣傳學音體美的好處:有特長,易考大學,對文化分的要求不高。而本來想報美術專業的我被音樂給吸引過去了,于是去面試,就在了音樂班里學舞蹈,我爸媽死活不同意,但沒有辦法,我已經分了班了(對了,我爸媽為了讓我和我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縣城里買了房,我開始了走讀生活)。但學了一學期的我就不想學了,原因是學舞蹈太累,每天練基本功,下叉,下腰,耗腿,于是我又想轉班。可能是知女莫若父吧!我爸知道我是一個三分鐘熱度的人,所以之前堅決不同意,而現在學不下去了,同時他們也認為學這個不好找工作,所以又再次求人,腆著老臉請人吃飯,才讓我轉班成功。(其實挺對不起我爸的,從初中到高中,因為他自己沒有讀到什么書,為了我能夠獲得更好的教育,從鎮里搬到縣里,有為了我轉班的事求人,他這一輩子都沒有求過什么人,可惜那是還不懂事還是辜負了他的良苦用心)分到普通文化班之后,我也潛心學習了一陣子,不過那也就是三分鐘熱度,沒過多久就融入到了普通文化班的氛圍,每天玩玩鬧鬧(在我們學校,被重視的都是音體美和文化小班,像我們這種普通文化班也就是屬于被放棄的,大家也明白,所以也對學習不怎么上心。)在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氛圍里,我的高中三年就這樣匆匆而過。不過我也結識了和我臭味相投的粗魯妹妹(和這個傻白甜有很多共同愛好,韓劇,八卦,一起玩的也是最多),豬豬霞(人緣好,大氣,情商高),謝大大(聊的最投緣,到現在也是聯系最多的)還有我的初戀(現在已經分手了)。就這樣高考結束了,我的成績離二本的分數線相差十萬八千里,能錄到現在的大學也實屬萬幸。
此時的我已然是大一的學生了。剛來大學是懷著那種期待的心情,但結果確實種種的失望,大學其實和想象當中的不一樣。但后來我開始參加學生會,社團,在這些學生會、社團讓我接觸了很多新的事務,比如上臺演小品,跳舞,朗誦,做禮儀,接觸了臺球,網球,滑板,也很幸運認識了不同班級的不同同學,大家一起聚餐,做飯,晚上排練完以后一起去吃夜宵,這是我以前從來未曾感受過的。
不過我還是老樣子,以晚上要排練為由,不斷地說服自己,我沒有預習是因為我要排練,上課打瞌睡是因為我前一天排練太晚了。我不斷地麻痹自己,安慰自己,然后沒課的時候在寢室睡覺,玩手機,忙碌但不充實,不安于現狀,又無力改變現狀。直到前段時間,和好就沒有聯系的朋友聊天,我好奇她為什么從來不發說說,或給別人點贊,她每天在忙著什么?她說,她每天都有好多事情要做,她是學委,要上傳下達,她自己也要學習,沒有時間發朋友圈,看動態。我和她說我每次看別人的動態都覺得別人過得好好,很充實,我很羨慕別人的生活。她說,她一點都不羨慕別人,她覺得自己過的很好,沒必要讓別人知道,這是她的事情,她自己過得充實滿足就夠了。她還和我說了她在酒店實訓的事情(她是學酒店管理的),說了她的收獲和心得,她說她比別人踏實有目標,有毅力,雖然現在只是大專的學歷,但是她還會繼續學習深造,繼續學這個專業。
和她聊過之后,我開始思考,為什么要每天刷動態,看別人的說說呢?別人過得好不好關我什么事?為什么直到上大學了,我還是一成不變?我的理想,目標又是什么?在考試周停課的這個星期里,我開始扎根圖書館,看各種各樣的書,從書中尋找答案。我需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改正自己的缺點。
我,是一個沒有耐心,做事三分鐘熱度,有拖延癥,自私,小氣又帶有一點小孤僻的人,但是我有覺悟,我會思考反思。雖然現在還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么專業,但是要學一行愛一行,把現在的專業知識學牢固,等以后才有資本去干自己喜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