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拍攝全景圖像或拍攝面積較大的圖紙、畫報等需要拍攝多張照片,并需后期在軟件中進行拼接,這就需要用到PS 中的自動對齊圖層與自動混合圖層命令。
首先,我們先分別了解一下這兩個命令,再通過案例使用這兩個命令;
(一) 自動對齊圖層命令
1.什么是自動對齊圖層命令
自動對齊圖層命令:可以根據不同圖層中的相似內容(如角和邊)自動對齊圖層。
2.自動對齊命令的窗口
執行自動對齊命令需在圖層面板中選擇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圖層(按住Ctrl可選中多個圖層),選中圖層后,執行編輯→自動對齊圖層命令,彈跳出以下的界面:
那接下來,我們講解一下這個界面:
(1)投影的6個方式
a.自動:通過分析源圖像并應用“透視”與“圓柱”版面;
b.透視:通過將源圖像中的一張圖像指定為參考圖像來創建一致的復合圖像,然后變換其他圖像,以匹配圖層的重疊內容;
c.圓柱:通過在展開的圓柱上顯示各個圖像來減少在“透視”版面中會出現的“領結”扭曲,同時,圖層的重疊內容仍然相互匹配;
d.球面:指定某個源圖像(默認情況下是中間圖像)作為參考圖像以后,對其他圖像執行球面不換,以匹配重疊的內容;
e.拼貼:對齊圖層并匹配重疊內容,并且不改變圖像中對象的形狀(例如圓形將仍是圓形);
f.調整位置:對齊圖層并匹配重疊內容,但不會變換(伸展或斜切)任何源圖層;
(2)鏡頭矯正
a.暈影去除:對導致圖像邊緣(尤其是角落)比圖像中心暗的鏡頭缺陷進行補償;
b.幾何扭曲:補償桶形、枕形或魚眼失真。
注意:一般我們選擇“自動”的投影方式實行自動對齊圖層,若“自動”未能完全對準圖層,可以嘗試使用“調整位置”投影方式。
3.案例分析
案例一:
a.在PS軟件中新建空白畫布,并打開多張需合并的圖片,將其按順序拖至新建空白畫布上;
b.在圖層面板中選中這兩個圖層(按住Ctrl鍵),執行編輯→自動對齊圖層命令,并在彈跳出的窗口中選擇“自動”投影方式;
c.自動對齊圖層后,用裁剪工具把圖片裁剪整齊即可;
案例二:
a.步驟同上,在PS軟件中打開兩張過程圖紙圖片;
b.步驟同上,執行自動對齊圖層命令;
(二)自動混合圖層
1.什么是自動混合圖層
自動混合圖層命令:可以縫合或者組合圖像,從而在最終圖像中獲得平滑的過渡效果。
自動混合圖層功能是根據需要對每個圖層應用圖層蒙版,以遮蓋過度曝光或曝光不足的區域或內容差異。
注意:自動混合圖層命令只能用于RGB或灰度圖像;
2.自動混合圖層窗口
與自動對齊圖層命令一樣,執行自動混合圖層命令需在圖層面板中選擇兩個及兩個以上的圖層(按住Ctrl可選中多個圖層),選中圖層后,執行編輯→自動混合圖層命令,彈跳出以下的界面:
a.全景圖:將重疊的圖層混合成全景圖;
b.堆疊圖層:混合每個相應區域中的最佳細節,該選項最適合用于已對齊的圖層;
3.案例分析
案例一(全景圖):
a.在PS中新建一個空白畫布,打開需混合的圖片,并將其拖至空白畫布中;
b.在圖層面板中選中這兩個圖層(按住Ctrl鍵),執行編輯→自動混合圖層命令,并在彈跳出的窗口中選擇全景圖;
注意:要盡量把圖片兩張圖片重疊的部分重疊起來,這與自動對齊圖層不同,自動對齊圖層命令不需要過多的移動圖片使其把重疊;同時,自動混合圖層通過蒙版調整圖片的曝光度,使其過渡平滑,這個是自動對齊圖層命令沒有的。
c.自動對齊圖層后,用裁剪工具把圖片裁剪整齊即可;
案例二(堆疊圖像):
a.在PS中打開兩張圖片,將需要混合進背景的圖片,拖至背景圖層中;
b.移動好凳子的位置,接著在圖層面板中選中這兩個圖層(按住Ctrl鍵),執行編輯→自動混合圖層命令,并在彈跳出的窗口中選擇堆疊圖像;
注意:堆疊圖像類似與我們之前講過的圖層混合模式,不摳圖就達到摳圖的技巧,但你再去移動凳子的圖層時,你會發現其中的不同,自動混合圖層之后,凳子圖片背景邊緣不規則的,凳子是溶解在背景圖層中(原背景還在,只是和背景圖層重疊在一起),而圖層混合模式是這個圖片背景都不發生變化只是隱藏了;
注意看凳子圖片的背景邊緣,已經發生了變形。
那么,我們今天我們就了解了自動對齊與混合圖層命令,希望能對正在學習PS的你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