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給我推薦了一部好片,查了查排期,不是正中午,就是大半夜。著實讓我苦惱了一下,這樣的時間大概又是一個人的電影了,隨后便傳出了導演下跪求排期的新聞。在吸引了大眾目光的同時,卻讓我生出了一些不悅,覺得這樣太過用力,只是在用一種吸引人視角的方式嘩眾取寵。
由于我內心的做作,我是不愿意去電影院支持的,但是經不住朋友的一直鼓吹,所以在熱度稍低的時候,我還是去影院看了這部片子。
于是,我想給大家講個故事了,講個百鳥朝鳳的故事:
說在我不知道的多久以前,鳳凰只是一只“丑小鳥”,在顏值社會,沒有朋友的她只能自己孤獨的囤積糧食。所以她有很多很多的糧食,事情就是這么巧,有一年森林里遇到了天災,沒有吃的了。
鳳凰就把自己囤積的糧食貢獻出來了,作為救命的回報,其他的鳥兒們都拔下來自己最漂亮的羽毛插到了鳳凰的身上,所以她的混搭范讓她在時尚界嶄露頭角。
畢竟是百鳥貢獻出來的百鳥衣,于是光彩奪目,再也沒有比鳳凰更漂亮的鳥了。
不僅如此,為了感念鳳凰的恩澤,小鳥們每年都會在來鳳凰過生日,于是形成了百鳥朝鳳的大陣仗。
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大抵跟這個故事有關,因為電影里反復強調,這支曲子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電影的主人翁焦三爺更是恪守此道,嗩吶響,送亡人。在火村村長的葬禮上,帶著垂危的身體,吹出了一嗩吶的鮮血。
這種工匠精神讓我感動落淚,這種原則的恪守,讓我心生敬畏。
所有的堅守,在它決堤的那剎那,也恢弘的讓人心疼。焦三爺去世的時候,天鳴說要為師傅吹奏百年朝鳳,但是焦三爺說受不起,只配得上四臺。最后的鏡頭,焦三爺的墳前卻只有天鳴的一只嗩吶,悲壯聲中我們看到了焦三爺遠去的背影。
那個時代,受人敬重的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接受大禮的嗩吶匠,在天鳴付出無盡的努力終于得到時,因為時代的變革,突然失去了所有的意義。但是天鳴嘴里卻是時常念叨著:“我跟師父發過誓的”,這一點似乎是讓我看到了導演的影子。
沒有炫酷的特效,沒有眼花繚亂的剪輯,沒有刻意迎合市場需要,讓我們看到了傳統電影的味道,所以我稱贊他,大道至簡。
電影里,很多讓我動容的場景,我跟朋友說這部片子值得你去貢獻眼淚。但是我最喜歡的場景是,天鳴第一次出活,帶著禮物來看焦三爺。焦三爺看到了后繼有望,看到了黃河邊嗩吶的輝煌的明天,拿出陳釀的好酒,喝醉了,高高興興吹著嗩吶,跟天鳴說:“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
我想回應給開頭我說過的“下跪事件”,大概如果導演本人還在的話,這種事情怎么都不會發生。因為電影里除了讓我敬佩的工匠精神,更多的還有德行,還有風骨,還有堅守的信念,還有更多他不舍得放棄的美好。
很可惜,渲染了一整部電影的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到電影的最后,我還是沒有聽到,但是不妨礙我建議你去電影院哭一場。
百鳥朝鳳,也朝導演,致敬。
那么,晚安。
愿你也有能讓自己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