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第六 1-10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可以讓他做(一部門或一地方的)長官。
南面,人君聽政之位。坐北朝南,南面的方位最為尊貴,天子、諸侯、卿大夫作為長官出現時總是面南而坐。
6.2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
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他簡單得恰到好處。
仲弓時候:若存心嚴肅認真,而以簡單行之,抓大體,不繁瑣,來智力百姓,不也是可以的嗎?若存心簡單,又以簡單行之,不是太簡單了嗎?(上不范澤民不擾)
孔子說:你的這番話正確。
子桑伯子已無可考,“伯子”很大可能是卿大夫。“以臨其民”,卿大夫才能臨民。
簡指其無文;無乃相當于不是,但只用于反問句。簡,不煩義。
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不拿別人出氣,不犯同樣的過錯。遷怒,怒在食,遷及衣。
《公羊傳》把顏淵的死列在魯哀公十四年(481 B.C.),其實孔子年七十一。
《孔子家語》記顏回死時年僅三十一。少孔子三一歲,原是四十之誤。
6.4
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
請益。曰:“與之庾。”
冉子與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子華,孔子早年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華,比孔子小四十二歲。
冉子,《論語》中,孔子弟子稱“子”的有曾參、有若、閔子騫和冉有幾個人。
栗,小米,一般說法指未去殼的谷粒。古書中也有把米喚叫做栗的。
釜,古代量名,六斗四升。庾,古代量名,二升四斗。秉,古代量名,十六斛(hu),十斗為斛。
請益,請求增加。
公西赤到騎過去,作者由肥馬驅使的車子,穿著又輕又暖的皮袍。
君子周急不濟富,君子只是雪里送炭,不去錦上添花。
周,救濟,賙急扶困。
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原思,孔子弟子原憲,字子思。宰,總管。辭,拒絕。
原思任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小米九百,他不肯受。
鄰里鄉黨,都是古代敵方單位的名稱,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五百家為黨。孔子說,別拒絕,有多的,給你地方上(的窮人)吧。
*6.6
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骍,赤色。周朝以赤為貴,所以急死的時候也用車瑟的牲畜。角,意為兩角長得周正。
用,用牲于社,殺之以祭也。
耕牛所產之子如果夠得上作為犧牲的條件,山川之神一定會接受這種祭享。那么,仲弓這樣的人才,為什么因為他的父親下賤而舍棄不用呢?
諸,之乎兩字的合音字。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顏回,他的心長久地不離開仁德,別的學生,只是短時期偶然想起一下罷了。
三月,長久的。日月,短時期的。
6.8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于從政乎何有?”
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于從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于從政乎何有?”
季康子問孔子,中有這種人可以使用他治理政事么?
孔子說,仲由果敢決斷,端木賜通情達理,冉求多才多藝。
6.9
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閔子騫,孔子學生閔損,字子騫,比孔子小十五歲。宰,縣長。
閔子騫說,好好地踢我辭掉吧,若是再來找我的話,我一定會逃到汶水之北去了。汶水,山東大汶河。暗指齊國之地。
*6.10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伯牛,孔子學生冉耕,字伯牛。伯牛生了病,孔子去探問他,從窗戶里我這他的手說,難得活了,這是命。這樣的人竟然有這樣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