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自己的心智

1. 自省機制,開啟心智的起點

心理學家們認為,人之為人,在于我們具有特殊的【大腦額葉】,正因如此,我們才具備一種能力————反思能力。有了反思能力的人類,最終擁有了語言,發明了文字,形成了邏輯思考能力,最終擁有了強大的心智力量。

世界上有些事情或道理大抵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 實際上是正確的,我們也以為是正確的。2.實際上是錯誤的,我們卻以為是正確的。3.實際上是正確的,我們卻以為是錯誤的。4.實際上是錯誤的,我們也以為是錯誤的。

第一種情況與第四種情況我們是安全的;然而在第二種或第三種情況下,我們將必然面臨危險,并且可能因為自己的認知錯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因此,牢牢記住,“我們的認知不僅可能,而且,確實往往背離現實”,可以讓我們擁有良好的自省機制。

2. 控制自己的大腦

我們要明白,我們不應該隸屬于自己的大腦,而應該擁有自己的大腦,并且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腦。通過控制大腦來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不是任由活躍的大腦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使自己不能專注于當下的工作與生活。

3. 控制自己的情緒

活得快樂,就要明白我們所面臨的痛苦,并沒有所感受到的那么強烈,這樣也許更容易去忍受那些痛苦。當我們運用心智的力量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去時,痛苦幾乎會自動消失,除非你再次注意到它。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有一個自我保護功能——遺忘痛苦。試想一下,你現在還能想起來一個月前讓你痛苦的事嗎?那么,十年前呢?所以,我們才喜歡懷舊,因為在【遺忘痛苦】功能的過濾下,過去的一切仿佛都是美好的。

作為一個可以運用自己心智的人,我們可以來解決另一個棘手的問題:為什么會在同一件事情上出錯很多次?為什么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三次?這源自我們大腦的遺忘痛苦功能。因為,在我們遭遇挫折或者面對錯誤決定所帶來的痛苦時,我們大腦自動將其列入遺忘序列,痛苦最終會消失。所以,一個人遺忘痛苦的能力特別強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這個人會很輕易的原諒自己。

那么我們又該怎么做才能吸取以前的經驗,不至于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三次呢?

兩個辦法:面對痛苦和尷尬時,拿出紙筆,將此事記錄下來;弱化你的痛苦。

將痛苦尷尬記錄在案,定期回顧,不斷提醒自己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弱化痛苦,淡化大腦遺忘痛苦功能,同時將抽象的目標(痛苦的來源)賦予實際的意義,更愉快的去完成。

4. 推遲滿足感

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獲得滿足是一種天性,推遲滿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需要鍛煉才能習得的能力。不再迷戀于一竿見影的成效,而是能夠不動聲色地承受更多的打擊和挫折,甚至因為有可以預見的未來的收益,目前的打擊和挫折也就稱不上打擊和挫折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不會為了滿足當下的愉悅,而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會設置長期的健身計劃,而不會為了滿足當下的欲望暴飲暴食,也不會再發胖之后節食減肥,試圖能夠立竿見影。我們會做好計劃,在平時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在考前試圖通過XX速成班來獲得短、平、快的收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