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是什么?我不知道,因為我知道,有的看似偶然的事情,可以提前預防或者降低偶然發生的概率,如果順其促成偶然因素不斷疊加,偶然也會轉化成必然。
2017年08月31日,榆林產婦兩次因疼痛難忍下跪,要求剖腹產被拒,之后跳樓身亡。死者丈夫、生母表示,曾要求醫生剖腹產,但院方說已到生產的時候,來不及剖了。最終產婦因難忍疼痛,導致情緒失控跳樓。醫護人員及時予以搶救,但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
看到這個消息,雖然有警方的判定結果,但是因為缺乏細節過程,還是不能最終確定這種奇葩的事是偶然發生,還是一種正常的結果。
經歷過生產的家庭都深有感觸,從備孕到產房,緊張、焦慮、興奮五味雜陳的感覺,比男人打游戲升級還要刺激、驚險,而多種情緒的發酵升級最終都落在產婦一個人身上。進了產房的產婦,興奮與恐懼感的交織升華,讓人分分鐘窒息。躺在冰冷的產婦臺上,比軍人上戰場感覺還要恐怖,因為這是你一個人的戰場,你把2個人的生命交給了醫生,但軍人還可以用手中的搶,與戰友并肩作戰,互相壯膽,彼此安慰。
如此驚險的時刻,迎接新生命的人有責任也有義務,拿出專業的態度,安撫這顆不安而脆弱的心;拿出那種看似讓人值得信賴的力量;關注產程的過程,也不斷為那顆瀕臨脆弱的心打打氣,鼓鼓勁。當產婦下跪時, 專業的人員在哪里?職業的態度是什么?同理心有帶上嗎?非常專業的不能剖,無疑是給焦急的心重拳一擊,難道入職培訓時,老前輩只教了技術,忘記告訴你情緒引導了嗎,忘記心靈的鼓舞也是治病救人的一劑良藥了嗎?
真的就不能從順產轉入剖腹產了嗎?是這一家的技術水平還是行業的共同水平,是否有人去查證?身邊就有朋友在順產室呆了一天多,生不出來,最后去剖腹產了。案例是有的,概率也是有的,為什么這家醫院一口咬定不能剖呢?這一決定是導致產婦跳樓的直接導火索。
本該需要安慰的心理,不僅沒有及時得到心理的疏導,反而是全程冷冰冰的陪產,本該抱有一線希望不想遭罪,卻遭罪不少的不能剖,讓她生不如死。難道全行業的醫院都給產婦都是同樣的待遇,這個到底是個案還是普遍存在呢?
此外,外胎十月的苦都吃了,更何況在最后這一哆嗦。史上為了保住嬰兒犧牲自己的母親不勝枚舉,是什么樣的事情刺激產婦做出這種有違人世間常理的事情。
有時候,過程合法推出必然結果的事情,并不符合人們的正常邏輯,但結果大于感情,感情大于立場。我們大家伙需要一個真相和解釋,是誰讓這種發生概率幾乎微乎其微的事變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