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歲末,任然是薄霧的晴天,下午去中巖山。同行三人,一人遁,自行步行回市里,我和老王上山。山不高,剛開始有一段陡峭臺階,往上便是蜿蜒小路,這是我今年第二次上中巖山。路上遇一家子:小兩口子帶一稚童,一老婦,稚童很開心,邊走邊玩,挖洞擲石,我們是錯身而過。時間不長我已登頂,回頭看不見老王身影。山頂有一古廟,廟門關(guān)閉,以前來時經(jīng)常能見到守廟的龐氏,這兩次都沒有見到。
我在古廟四周轉(zhuǎn)了一圈,站在廟的西邊,沐浴著不太溫暖的陽光,遠(yuǎn)山群峰綿延不絕,在灰白色的霧霾中若隱若現(xiàn),山西邊進(jìn)山的路上,有摩托車的轟轟聲,隱若能看見幾個人騎摩托進(jìn)山。這時老王也上來了,我們又走了幾十米,到書寫著“山清水秀”的門樓下停了一會兒便折返下山。冬季的山除了死一般的樹還是死一般的樹,腳下是厚厚的落葉,行走在上面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滑倒,如果一邊是懸崖那就很危險了。冬季的山里綠色很稀罕,就是那常綠的松柏也是灰灰的,沒有生氣,在低洼暖陽的地方,偶爾會有一些矮草頑強(qiáng)地綠著,給山些許的生機(jī)和有趣。冬季爬山也有不少的好處,山上視野開闊,能看清山的全貌,如果是朗朗晴天,空氣比市里就好多了,而且不用擔(dān)心蛇刺猬之類的動物,記得以前跟驢友上山,上到山頂,大家席地而坐,抿一口白酒,吃互相帶上來的食物,愜意無比,爽快無比。
? 二,到了山口,我們又去了市中心的大踏步,老王上了一會兒就不上了,這時,天色漸漸灰暗,月亮爬上樹梢,天看起來更加深邃。我繼續(xù)向上攀登,二十多分鐘,就登完1200個臺階,上到塬上。塬上做生意的已經(jīng)在收拾工具準(zhǔn)備回家。寥寥無幾的游人,人物雕塑,十幾根粗大圓柱靜靜地矗立著,在夜燈下顯得神秘,莊嚴(yán)。這里是市里建的寶雞歷史人物文化公園,自從建起我來了也不下五六次,每次都有感嘆和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寶雞(古稱陳倉)肇始商周,歷經(jīng)幾千年,曾出無數(shù)名人先賢,建這么個文化公園,讓后人記住他們,緬懷他們,很有必要。但對白起這個人物我一直覺得不妥,他坑殺趙人四十萬,就一個獨(dú)夫,他對人類社會的貢獻(xiàn)是負(fù)面的,應(yīng)該被唾棄的。
三,歲末年終,爬山登塬,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給2017年一個交代。平生喜山喜水,對未知總有一種想要了解的好奇,所以,每每出外旅游,總比別人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景,總想拐角的那邊有更好的風(fēng)景。如果可能,我希望以后走更多的地方,爬更多的山,體驗不同的人情和風(fēng)俗,給孤獨(dú)的心尋一個同道的伴,一起享受匆匆的人生。
? ? ? ? ? 2017年12月3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