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蘇格拉底的區別
2015-06-26 無處不哲學
與時代的獨立思想者同行
微信號ID:zhexue365
? ? ? ?古代中西方有兩位教育大師可以媲美。一位是中國的孔子,一位是希臘的蘇格拉底。
? ? ? ?孔子的教學方法是正人君子型的。盡管《論語》中的孔子不像后來經過從董仲舒到朱熹神化后的那么威嚴,在教書之余,不失為一個和藹可親的老頭,但他卻確立了師道尊嚴的基本規范。大體上,孔子教學生采取的是知識傳授的方式,他也會提示學生,但這種提示的用意是想方設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說的是什么。所以,他對于違背老師的意圖是不大高興的,對于學生言行同老師相反并不贊成。這種方式,更多的是培養學生對老師的忠誠和理解。從這一點來說,后代推崇孔子倒也不完全違背他老人家的本意。對于老師充滿尊崇,“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從而形成自己堅定意志的顏淵,自然是他老人家最好的學生。
? ? ? ?蘇格拉底也教學生,卻同孔子的教法大相徑庭。他從來不教給學生現成的答案,而是采用反問、辯駁、追問等方式,迫使學生自己思考,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他不在乎學生同老師想的不一樣,更不在乎學生對自己說的東西不相信。這種方式,更多是培養學生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自我認知。于是,善于思考,追求辯證方式的柏拉圖,成為最具有蘇格拉底教育風格的傳人。
? ? ? ?從教育方法來講,孔子是傳授知識,而蘇格拉底則是迫使學生自己形成知識;孔子教人以信,而蘇格拉底是教人以疑。這里的信和疑,是方法論意義而不是倫理學意義的概念。正是方法論的區別,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希臘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別。趙紀彬先生曾言:古希臘是“智者氣象”,古中國是“賢人作風”。誠哉斯言!
? ? ? ?那么,就管理學而言,孔子和蘇格拉底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差異,有何鏡鑒?
? ? ? ?對于經理來說,孔子式的方法可能更恰當。經理是實踐者而不是思想家,沒有對自己意圖的堅持,沒有下屬的服從,經理可能一事無成。很多人都強調,用人要用獨立思考者,殊不知一個經理的部下如果個個獨立思考,人人見解不同,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 ? ? ?對于學者來說,蘇格拉底的方法可能更合適。學者的本質是創造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對現存知識的質疑和反思,沒有自己的思辨和否定,就有可能被成見所俘虜,更有可能人云亦云失去創造性,理想狀態也只能是傳授和承繼知識而不能產生思想火花。
? ? ? ?對于咨詢工作者來說,兩種情況各有各的用處,麥肯錫式的咨詢,一般是拿出方案讓對方接受;而德魯克式的咨詢,往往是通過反問讓對方自己思考。
? ? ? ?以上僅僅是最簡單最一般的分類,現實情況要復雜得多。即便是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經理,也不能一概而論。當他推行自己的指令時,需要的是堅信自己的正確,同時需要部下不折不扣的執行。當他從事決策的時候,則要有相當的反思和追問,要能找出自己的破綻,但又要在該拍板時就拍板,不能無休止地追問下去。當他處理信息時,懷疑、驗證、反問所占的比重,要比決策更大。
? ? ? ?面對管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經理也需要適度學點蘇格拉底,而學者也要稍微向孔子表示尊崇。據說,美國女作家Lisa Alther曾經有言:一個人有多聰明,表現在這個人能用多少種相互沖突的態度來處理同一主題。
回復輸入“000”至“035”或“aa”等編號可查閱相應精彩文章。
000 精彩內容回顧
aa 哲學資料下載
012 哲學家如何談論愛情這件小事
013 為阿倫特一辯‖最具智性的女哲學家的愛情
014 【深層閱讀】 從北島到崔健到王朔--中國當代文化反抗的流變
016 師徒之間:羅素和維特根斯坦
017 一個后結構主義者眼中的尼采
018 知識,為信仰留余地
019 太極圖的哲學含義
020 趙汀陽:解凍哲學
021 最絕望的墮落——寫給中國的知識分子
022 什么是西方價值觀?十二個問題讓你看到“主義”的背面
023 道與邏各斯:中西哲學對話的可能性
哲人哲語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讓青年人畢生進行自我教育。 —— 哈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