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次看完這本書已經快半年了,給我很大影響,自我總結一下。
這是本書的筆記:《囚徒健身》筆記
-
健身目的論
健身的目的,在此之前,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當我感到自己太瘦弱,對自己的身材感到自卑,想要自己變得更強壯一些的時候我會想健身;當我大病初愈,不愿再輕易病倒,我想去健身;當我感到孤獨,想去吸引異性時,想去健身。歸結起來都是想要什么而去健身。
叔本華曾說:“你只能做你想做的,但不能要你想要的?!?/p>
越來越覺得,若是不喜歡健身,就沒有必要健身。在如今的各種媒體上,從來沒有一個人、一篇文章這樣告訴我:健身本身就是有趣的,健身就是喜悅本身。而是給一個完美的模特,一個名為充實快樂的目的地,健身是通往該處的唯一途徑。于是我們制定計劃,日復一日嚴格執行,提高我們的訓練難度和強度,和那個完美的標準對比。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樣也很快樂,但這不是我理解的快樂。
多數時候,我是缺少毅力的,歸根結底我的性格里反抗目的,反抗目的指導我做什么。而我斷斷續續一直保持著健身,反思起來,恐怕不是因為那些我想變得怎樣在驅動,而是我對身體尤其是自己身體有關的一切感到好奇,對健身本身有興趣。愛自己,愛自己的身體,自然愛健身。
那時我21歲。那些被我視為司空見慣的正常現象——緊實,光滑,柔韌——其實只是轉瞬即逝的青春特質。對我而言,老人是另一個種群,就像麻雀或者狐貍。人一旦衰老,就會跟自己的皮膚配不上套。皮膚松垂于他們之外,就像一件預留成長空間的大尺寸校服。——麥克尤恩《甜牙》
-
健身方法論
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概念:
1、“專注的、可控的激情”
2、“親親寶貝”
3、“正確的問題”
“專注的、可控的激情”
從訓練開始的那一秒起,你就要改變心態,調整到新的精神狀態,將一切趣事、雜事、壞事都丟在身后。專注訓練,把你的目標(更標準的動作、更多的反復或其他什么)放在心頭,然后提起心氣,努力做到。不要像許多健美者那樣在訓練時歇斯底里、大呼小叫,那只是在浪費精力。要有激情,但要穩住它,并學會引導它。你需要培養專注的、可控的激情。
我第一次在健身相關的資料里看到這樣的詞:專注的、可控的激情。由于之前對冥想有興趣,在我看到這里的時候心里被震了一下—這完全是冥想的境界啊。雖然我知道萬事萬物相融相通,大道歸一。但真正體會到這種相融相通和僅僅知道這句話,差之遠矣。
這不僅僅是健身的態度,分享之前很受觸動的故事。
過去有一位年輕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早日成佛。有一天,他請教一位得道高僧。
年輕和尚:“請問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擔水、做飯?!?br> 年輕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還是砍柴、擔水、做飯。”
年輕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時惦念著挑水,挑水時惦念著做飯,做飯時又想著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這就是得道。”
“親親寶貝”
例如,你的胸上部要在動作進行到最低點時接觸棒球,你接觸棒球的力度就是你親孩子額頭時的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要太小。在動作進行到最低點后暫停片刻,可以消除任何慣性,并增強肌肉力量與控制力。這就是為什么我提倡在動作進行到最低點時保持1 秒的原因。
消除慣性,通過純粹的力量來完成動作,這成為我判斷自己所有動作是否規范的主要標準。雖然其他健身方法也提出動作要慢,但這無疑是最形象的,給我的感觸也最深刻。
我把這種方法用到所有的訓練中,還包括日常動作,例如爬樓梯。從那以后很少坐電梯,因為我發現爬樓梯實在是有意思。有的人寧愿辦昂貴的健身年卡,卻不愿意走樓梯,健身房的存在不是發展了健身而是將其局限一隅、一種形式。
在接觸行禪的時候,我意識到對自己如何走路是多么無知,當我用“親親寶貝”的概念爬樓梯時,得到同樣感受。
例如在我們下樓梯時,我們總是習慣以很大的慣性落到下一級階梯上。大學一位哲學老師曾給我留下過很深刻的印象,原因是我發現他走樓梯時跟其他所有人不同,認真專注,悠閑穩健。這時候我想到了在他步伐里藏著的是什么:沒有慣性!
也因此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那句話:真正的大師,總是無時無刻不在訓練。
“正確的問題”
錯誤的問題:“要多久才能升級到下一式?”正確的問題:“現在做的練習,能讓我受益多久?”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心里在打算我可以從第幾式開始??赐暌院蟠_定,必須從第一式開始。書中說“榨干每個動作的營養”,這是深刻的人生哲理,由此可見境界。正如常識并不那么尋常,簡單的事并不那么簡單,大巧若拙,最快的捷徑就是不走捷徑。而我人生中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自恃一點小聰明,總想懂得更高深的道理,總想做更復雜的事,總想走更近的路,往往適得其反。
當我不再想著自己之前能做多少個標準俯臥撐,而專注于做每一個墻壁俯臥撐時,我感受到了與做更難動作更多組數所感到的狂妄自大所不同的喜悅——掌控感、自信。這種掌控感使我可以無限完美的追求每個動作,同時敏感的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從而決定什么時候停止。而我也很自然的發現,最簡單的動作也還有很多營養可以吸收。正如最平凡的生活也有無盡的寶藏可以挖掘。
某好朋友曾說從一個人的字可以看出他的內心,于是我拿出前后兩份截然不同的筆跡問我內心如何,回答:變認真了許多。如果要總結這一年里最大的變化,這便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