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譯文】勇于表現堅強的人就會不得善終,勇于表現柔弱的人可以保存生命。這兩種“勇”,有的獲利,有的遭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其中的原因呢?所以圣人也認為這非常困難。天之道,不爭而善于得勝,不發布命令、政令而能得到好的響應,不強行去征召而大家自行來到,坦然從容而善于謀劃。天網雖然稀疏,但不會遺漏。
【經解】
? ? ? ? “勇于敢則殺”,一方面,勇于表現堅強的人就會不得善終,比如歷史上的許多戰爭,這些站出來反抗的人,很多都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勇氣建立在妄為蠻干的基礎上,就會遭到殺身之禍,比如那些違背了國家法律法令的亡命之徒。“勇于不敢則活”,勇于不敢直觀地看上去是懦弱、退縮。但其實這里面還有另外的一類人,勇于不敢,懂得保護自己的生命,以期謀得更大的成就與發展,勇于表現柔弱的人可以保存生命。其實我們說懂得拒絕的人也是一種勇于不敢,有些該做的事情,勇敢去做;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勇于不敢,拒絕。所以老子在這個地方就說,“此兩者或利或害”,這兩種“勇”,有的獲利,有的遭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呢,到底是喜歡還是厭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誰能夠了解這里邊最根本的原因呢?“是以圣人猶難之”,有智慧的人在這方面也難以去理解清楚。所以你看,這個認知非常困難,到底是該殺還是該活,到底該怎么對待,這是一個非常難的選擇。所以下面就說,如果從天道的角度來認知這個事情是什么樣呢?“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爭斗,卻能夠獲得勝利,這是符合天道的。“不言而善應”,要行不言之教,不發布命令、政令而能得到好的響應。“不召而自來”,不強行去征召而大家自行來到。“繟然而善謀”,“繟”就是坦然、從容,坦然從容而善于謀劃。“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網雖然稀疏,但不會遺漏。我們經常把這個講做“人在做天在看”“為人別做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