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一家毋庸置疑的世界級公司,他的成就不僅僅遍布在中國,而已經早早地遍布世界各個角落。一家企業的成就與發展,絕對不可能離開優秀企業家的帶領,華為也是這樣,這個企業家就是任正非,在他的文章中無處不留露著獨特的“任正非式的管理思想”,這是一種包容百家,縱貫中西的思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任正非管理思想中的儒家管理思想部分。
一、儒家的“無為而治”
相信我們很多人都知道“無為而治”,最初起源于道家老子,但是儒家孔子也同樣闡述過“無為而治”,任正非管理思想既包含了儒家思想中所說的“無為而治”又包含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與上周不同我們這里再講一講儒家的無為而治的那一部分。
首先我們先辨析一下“無為而治”在道家和儒家的區別,雖然字面相同,而實質卻不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以虛無,清靜為基礎,強調“無為”。而孔子所說的無為而治包含了如下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強調領導者“為政以德”,從修養自身入手來治理國家和天下,還有一層意思是說,作為領導者,切忌事必躬親,而應該舉賢授能,群臣分職,正所謂“德行天下”。儒家的無為而治是個領導戰術問題,道家的無為而治則是個社會戰略問題。
我們在閱讀任正非的文章時,能夠清晰地在字里行間看到任正非的“無為而治思想”,華為在業界是以注重制度和文化而著稱的。其出臺的《華為基本法》也許就是這一說法的最佳印證。任正非非常看重精神的作用,在華為公司各種資料的排列組合中,他尤為看重塑魂工程。《華為基本法》可以理解為他用以實現“無為而治”目的的一個重要工具。在華為的發展史上,這部《基本法》具有非同一般的影響力。它是中國第一部總結企業戰略、價值觀和經營管理原則的“憲法”,是一家企業進行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制定各項具體管理制度的依據。因此,該文本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義。
二、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閱讀“企業怎樣才能長治久安”這篇文章時,文章中所闡述的華為核心價值觀的七條細細的總結無時無刻不在闡述一種以德服人的道德精神。
其中第四條價值觀主要強調精神,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趨之以利,義務制利益為基準,是建立不起一個強大的隊伍的,也是不能長久的。堅決反對空洞的理想,做好本職的工作。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提拔。這種精神對于華為成為世界型企業有著長遠深刻的影響,因為企業的最高目標是一種精神,是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的精神,正所謂只有找到了那個“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企業才會真正的長足發展,更上一層,激發潛在的動力,而不是僅僅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控制,這正是華為能夠成為世界級企業的重要原因!
以上就是任正非管理思想中的儒家管理思想部分的簡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