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
01
教授在車站看到被寄丟的秋田犬,它小小的孤獨無依的樣子讓教授心生憐惜。他將它帶回家,并起名為八公。教授的妻子反對養狗,一直在找途徑將八公送出去。當看到教授在草坪上跪著教八公撿球時,妻子最終心軟將八公留了下來。
當狗狗被帶回家的時候,即便家里有人反對,它多半也是會被留下的。因為它們的眼睛里就透著它們最真實的情緒,恐懼或放松,喜悅或悲傷,只需看一眼就會喜歡上他們。
小孩子會爭搶著想從同學家抱一只新生的小狗回家。成年人養狗或者就是因為經歷了無數的人情世故,狗狗帶來的歡樂足夠慰藉疲憊的心情。常常會看到老人帶著一條或多條狗在公園里散步,對于他們,狗兒的存在就是一種陪伴了。
02
八公每天都會跟著教授去車站,教授下班后一出車站就會看到八公在站外的一顆樹下等著他。每個早晨,車站外賣東西的商販都會看到八公來送主人進站去上班。每個傍晚,八公都興奮的跑著跳著去迎接出站的教授。他們都喜歡這只有靈性的忠誠的狗,常常拿東西給它吃。
其實,狗的感情比人要單純的多,它們從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高興就跳躍,悲傷就沉默,它們愿意永遠追隨著主人,但又不得不心情低落的等著主人忙完更重要的事情。
父親小的時候,家里小孩兒很多,常常人都吃不飽飯,就決定把家里的狗趕出去。父親騎著車把狗放在一個很遠的村落,讓它自己去謀生。但當父親推著車走進家門時,狗狗就在院子里活蹦亂跳的搖著尾巴。它才不會輕易就離家而去,哪怕主人的家窮得吃不飽飯。
朋友家有一條狗,因為家里人都很忙,喂狗、遛狗的事基本上都是朋友在做,狗狗跟她的感情也很深厚。朋友是遠嫁,離開家的那天,狗狗似乎能感應到似的,不停的叫,不停的嗚咽。因為沒人照料,狗狗就被送回了鄉下。朋友每次回家都是匆匆看望一下父母,從沒回鄉下去。
后來朋友有了孩子,孩子小學放暑假時,一定要去鄉下看媽媽以前養的狗。一進院門,狗狗就開心的迎上來,在朋友的身邊不停的蹭,不停的搖尾巴,嘴里還發出微弱的聲音,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它已經老的跳不起來,但依然記得主人的樣子。
03
八公一直沒有學會撿球,或者它只是驕傲的不想去撿。有一天,它聽到教授與妻子親熱時開心的笑聲,它像是被冷落了一樣縮在角落里,眼睛里透著憂傷。第二天教授出門上班時,八公卻叼著一只球給教授,它終于肯去撿球,想博教授一笑。它頻繁的把球叼給教授,遲遲不想他離去。
它是在爭寵吧,或者它已經預示到會有離別?這一次,也正是八公跟教授的最后的歡樂時光。教授這一天暈倒在課堂上,沒再醒來。
八公依然每天跑去車站等教授,即便教授的女兒把它帶回自己家,它還是會想法設法的跑出去,到教授上下班的車站,坐在那顆樹下,等著教授回來。它不知道,教授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了。或者它知道,它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紀念教授。
04
八公已經老了,皮毛也臟了,眼神也迷離了。它在那個車站等了九年,那是它的一生。
從認識你的那天開始,生命里只有一件事,就是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