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首辭,《歸去來兮辭》,想到一首歌~《歸去來》。當然,我知道這兩者除了都是中文之外,并沒有半毛錢關系~但眼前總歸還是會出現李若彤“出塵絕艷”(自打出現了包子姑姑,我就有點無法直視這個詞了~)的身影,還有古天樂眉頭深鎖的表情~
當時的我應該剛上初中吧?在那個內陸從來接觸不到“網”,沿海只用它捕魚的年代,即使是配音都帶有絲絲洋氣港味的金庸劇,每一絲細節,都成為吸引我們這種小孩子的重要新聞~不過可惜,我向來在這種方面遲鈍異常,現在看來,這應該是情商低的最早期癥狀的臨床表現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同齡人的專注點從姑姑,變成了一只燕子,因此,直到現在我都能記得,在那個小燕子被印到臉盆里的年代,我被兩大困惑折磨的不輕,但同時又有羞于啟齒的尷尬~
一,小燕子……是燕子變得么?(《西游記》里有燕子精么……[流汗])
二,紫薇的扮演者是叫趙薇么?(同一個“薇”,記起來省事~)
再然后,“網”便成了很時髦,同時與我而言很神秘的一個詞。別人覺得是名詞,我卻覺得是動詞,因為接觸過的人都異常興奮,仿佛觸摸到了“外面”的世界,因此人人都能被它“網”住~我也有好奇心,也想去探究一下,可是,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網在哪??無意聽到一個名詞,叫“網吧”,卻有些許的抵觸情緒,因為畢竟聽起來不像個好詞兒……
高中的三年,是大家瘋狂成長的三年,但是,“大家”里,沒有我~在滿世界同唱“流星雨”的時候,我問了同伴一個期待已久的問題,“流星雨”是在哪個臺播……直到現在,我都記得她聽完后愣在那里,不知該說什么的表情~“碟啊~”啥?我腦子里“飛快”地思索著,用手指圈了圓形比劃,這么大??同伴深深嘆口氣,扭頭對街對面的音像店指去……在我印象中,那不是賣磁帶的么?磁帶對我而言算是唯一消費得起的奢侈品~
瘋狂長大唯一的證明,就是是否能抗起“高考”這面大旗~我們國家對于高考“謎”一般的癡戀情節,似乎是在基因里就被注入了,現在知道了,高考不是全部,只是個節點,但是看到同齡人每天折磨自己,尤其是一群人集中在一起“自虐”和“互虐”的時候,自己也在稀里糊涂之間被“感染”了~趟了這個渾水,就得游到對岸去~當然,也不全都是我這種想法,不另述~
而這個時候的我則沉溺于“偏科”……偏語文和數學……直到現在我都想不通,哪根筋和哪根筋應該搭在一起,才會有這么……“藝術”的效果啊?
當然,現在的我分外慶幸自己的這項“特異功能”,既可以舞文弄墨風花雪月地在筆端小秀一番自己“騷柔造作”的文字,也可以拿著算盤蘸著吐沫噼里啪啦點鈔票,把數字后面的零,數得分毫不差~當然,這都是后話~
作為文科班的“數學尖子”,每天聽著滿大街的《Super ?Star 》、《童話》,經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世界杯”,非典,看著高一屆的師兄師姐高考完數學后失魂落魄地在操場迎著風呆呆的看著遠方……我內心里的黑洞開始漸漸吞噬起了自己的六感。
高考是無聲歲月完結時的鈴聲,原本以為會熱鬧瘋狂,誰曾想,卻會彌漫淡淡的憂傷~
告別~
和母校告別,和師長告別,和同學好友告別……最終和故土道別,踏上異地求學之路。
我在本市求學,不用大費周章,不過,卻經歷了更多的分別……
送別璐璐是我最為難忘的經歷。
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得遠,總覺得這一走會改變什么,怕自己抓不住……
眼淚在這個時候是標配,面紙也是,鼻頭紅紅的走出火車站,家鄉的天空第一次被我忽視了色彩……我的中學時代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