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在簡書上讀到了一篇文章《你不是因為優秀,才值得被愛》,剛看到題目我就被觸動了。
呀,這好像在說我喲!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不合理信念,那就是:在這個社會上,只有能力會說話,其他的都是扯淡。
只有能力強,夠優秀才配得到關注和愛,才會活得有尊嚴……
所以,我不夠優秀,就不配得美好的東西,包括物質的享受,朋友的贊美和關心,甚至不配得美好的愛情。
這種內在的模式當然不會直接顯現出來,它可能表現為:拼命三郎,憤青,不得志的隱士,或者是一只刺猬……
包裹在厚厚的防御里,活在自己的桎楛里。
如果一直不能接納自己原來的樣子,就永遠還是那個樣子。
記得小時候,我會主動找其他班陌生的小朋友玩,跟他們交朋友。僅僅因為她的一個表情很像我的妹妹,我就倍感親切,就想要跟她做好朋友。
我會因為那個同學說他的屬相是羊而特別喜歡他,因為我媽媽也屬羊。
我會因為某個同學她的笑容像媽媽,我就莫名的喜歡她。
我會因為某個人的某句不經意的話而想要和他做朋友。
我會因為某個人總是沉默而想要親近他。
我會因為某個人的眼睛彎彎的就覺得喜歡。
我會因為某個人的聲音好聽就喜歡。
……
還有很多很多個喜歡的人和瞬間,貌似都與能力,優秀,無關。
是的,你就是你,優不優秀,都沒關系,只要活生生的活出自己就好,總會有人愛著你。
借用作者的話——
你永遠不會是“最好”的,你也沒必要是最好的,因為在很多人那里,“你”,就是最好的。
你看到了有人在終點等你,也要知道,有人在背后挺你。
挺你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厲害,厲害只夠點贊,真誠卻可親。
在關系中,不需要你刻意地去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然后以此為籌碼,再換來點什么;你真誠一些,像個活生生的人,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