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和不怎么刺眼的大太陽,跟地上積起的一層白雪極不搭襯。
老友發來微信,說:我每天都會看女朋友的朋友圈,雖然她幾乎不發朋友圈,但是對于她以前的動態,我早就爛熟于心,甚至哪天發的,我都能記住,可是,現在少了一條動態,是關于我的,還配一大哭的表情。
我:兄弟,怎么回事呀?
老友:感情出現危機了。
我:估計是你傷到人家了。
老友:是呀。。。
老友似乎想再說些什么,卻欲言又止,我沒有繼續追問,畢竟我們的關系還沒有鐵到無話不談的地步,既然有想跟我傾訴一番的心思,那便是對我的坦誠。
我回復:都在氣頭上呢,沒有過不去的砍兒,刪了就刪了,別胡思亂想了,還配一擁抱的表情。
老友:不知道她還會原諒我嗎?
到底發生了什么? 我渾然不知。但我猜想一定是挺嚴重,此老友平日里非常安靜低調,不發朋友圈,不發qq空間動態,不發微博,對于他和他女朋友的日常,別人自然毫無所知。
一時語塞,我不知如何回復才好。
我:刪再多也刪不掉回憶,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沒有走不下去的路。
我有很多老友,他們都有自己的煩惱,雖說是脫離不了感情和生活,但是如果把具體問題展開,卻又是個個與眾不同。
每個人安慰別人可能都很在行,把自己傾向的觀點表達清楚合理即可,可真如果把事情攤在自己身上,我們也會不知所措,我們也會迷茫,什么安慰別人的大道理大理論放在自己身上都不好使,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看到的只是憑說詞想象出來的劇情,別人的觀點終歸是別人的觀點,左耳進右耳出就好了。
就像這個老友,關于他和她女朋友的故事,我可以想象出千百種劇情,可是那終歸是片面的,甚至這些情節連個譜都沒有,和真實的存在是完全不一樣的。
每次過年回家,都能聽到很多新鮮事,有一些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些年過古稀的老人,甚至有些都已過耄耋的年歲,他們經歷著從抗日到到現在的一次又一次的巨變,有屈辱的被日寇壓迫的生活,有生產大隊集體勞作的生活,有三年饑荒的沒吃沒喝,還有現在的溫飽生活,他們的觀念可能很陳舊,你我都很難理解,他們還凈干些傻事,錯誤的事,經常被冠以越老越糊涂的罵名。
或許等我們老了,我們也一樣,在這科技爆炸的年代,如果你能年過古稀,腦子不爛才怪。
我想說的,不是歷史的變遷。
我只是想借此說兩件事情。第一,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或大或小,且和年齡無關。每個人從出生到年邁,一輩子都不會停下犯錯誤的腳步,一旦停下來,那便是死了。第二,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劇情,坎坷是必然的,別人只是看客,你的戲需要你自己去導演,只要真情還在,就沒有走投無路的那一天。
愿,老友,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