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1.黃金圈why-how-what
2.知識獲取
3.整理分類
4.輸出應用
5.創新更新
一、why-how-what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不僅數量多的可怕,而且更新速度也快的嚇人。我們明白憑一己之力,不可能也沒必要掌握所有的知識,因此在我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時,最核心的一個理念就是應當以“應用場景”來構建自己知識體系。
我們學習知識也好,建構體系也罷,都是為了能夠學以致用,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專業或者工作(也就是應用場景)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果你是老師,你的核心體系就要偏重于教育,如果你是律師,你的核心體系就要偏重于法律,如果你是個考古家,你的核心體系就要偏重于歷史……
在我們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之前,先要明確自己建立知識體系的目的與主題。
我為什么要學?
我要學什么?
我要怎樣學?
明確知識體系的主題和用途,可以幫你迅速理清脈絡,甄別有用信息,剔除無效信息,不必在無關的內容上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二、知識的獲取
1.書本:針對某一領域進行快速閱讀和主題閱讀,了解大量的基礎知識,書籍最后一般都有相關的參考資料,你可以按圖索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建立體系的知識內容。
2.課堂:不僅指現實生活中的課堂,網上的很多課程都非常棒,比如:網易云課堂,中國MOOC,足不出戶即可掌握當下最新最熱的課程。
3.網絡:網絡化時代,我們就要更好的使用這一便利,讓其為自己服務,知乎,微博,微信……上有大量干貨的內容可供我們使用。
在收集信息時可利用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印象筆記等來收集記錄信息。
三、整理分類
整理分類是建立知識體系中一個重要環節。
收集大量的信息以后,要對信息分類整理,剔除無用信息,精煉有用信息。
人的爬行腦(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腦)更加喜歡視覺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精煉信息的時候要多用結構圖,少用文字。文字越多,說明思考的越少。
在知識架構中,同層要有邏輯,異級要有聯系。
在知識分類整理時,可利用思維導圖來概括總結。
四、輸出應用
輸出應用是構建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在教的過程中,你會明白自己的掌握的情況,明白自己優勢與劣勢。
教不是要等你完完全全掌握一個知識以后才進行,在你掌握部分的知識以后就開始與別人討論,教別人,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成長。
五、創新更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