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友z再次懊惱的跟我訴說,她又發脾氣了。這一次,又是因為很小的一件事,她說,她再次言語傷到他人了。
z最近在看一本書:《世界美術二十講》,z并不是美術愛好者,只是因為看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對西方美術有了絲好奇,才找來翻翻。這一看便是癡迷了,愈發覺得西方美術的神奇與偉大。這天,z的同事恰巧看到這本書,翻了翻,對z說道,西方美術太小家子氣了,不如我國繪畫大氣磅礴。只是這一句便惹惱了z,當即反駁:小家子氣?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天頂壁畫小家子氣?他畫了整整五年!本來只是普通的爭論,z偏偏加了句:不懂就不要亂說。好在z的同事沒在意,而是繼續探討中國古代繪畫的精妙和磅礴,并且在百度上找出顧愷之的畫,與z講解。z心里不服,心想自己因喜歡敦煌壁畫,曾下狠功夫研究過中國古代繪畫,關于中國古代繪畫的精妙她自然是了解的,于是z又說了句傷人的話:你不用跟我講解,我知道的比你多。話說來z就后悔了,她心里清楚,這句話說出來,肯定會傷人,可還是說出來了。
事后,z懊惱不已,同事說就讓他說好了,與自己有何相干,干嘛又非要說那些傷人的話!如果爭論就好好爭論好了,又干嘛要惱羞成怒,出語傷人。
z說,為什么自己總是這樣,因為不相干的事與別人起爭執。可是細想來,又怎么與自己不相干,只是自己入戲太深,無法抽身,他人的評語,難以置身事外了。
惱羞成怒容易,心平氣和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