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明昀燕
一,如何計劃,才能更好執行
我們都想在盡可能耗時少的情況下做盡可能多的事情,特別是在寒暑假這種大塊的完美時間,每天堅持背記學好英語,根據PPT復習好專業課,買來大量字帖打算學書法,早上早起去高中的操場跑上幾圈……
總看著別人姑娘圍上圍裙就是一碟黃燦燦的雞翅,拿起筆就是清秀字跡錦繡文章,再看著自己,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總覺得把上面所有東西學上幾個月的時間都不夠,還想立馬就擼起袖子好好干它個白天到深夜。可是別急,等等,好好想想,我們是不是忘了一件事了?
列計劃!你猜的不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列計劃這種事情看起來很費時間很費勁,所以我們往往就忽略了。忽略的結果,就是一個暑假下來發現英語單詞兒翻了幾頁過后還是厚厚躺在桌子上,電腦里的PPT在每次打開電腦的一瞬間就忘到九九八十一霄云外,白花花的字帖還是剛買時那么好看,很心疼我的錢……關于更多的結果,我想我就不用多說了,我相信你們一定有著比我還慘烈的結果。
看吧,我們省了列計劃的那一點兒時間,結果是浪費了整整一個假期。也許你會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計劃可能沒多大作用。計劃確實不能趕上變化,但是你這樣說,我希望你的出發點不是“嫌麻煩”。因為無論變化有多快,你有個提前的打算總是有用的,就像天氣預報說明天要下雨,但是知道天氣如女人的臉說變就變的你還是會帶傘,如果你就不帶傘那么恭喜你,因為天氣預報大多不會和實際相去甚遠。
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的計劃是爸爸親自列的,開始的時候他會規定我學習一個小時,然后休息十幾分鐘。這樣的時間計劃把時間劃成幾個小塊,學習加休息,勞逸兼顧,實施起來如果集中精力還是能干很多事的。但前提是,學習的那一個小時你得真正是處于精力集中的狀態,這就限于那些自制力比較強的人。可是我偏偏是那種做一回玩一會,打野的時間比做事的時間多的多,所以往往半天下來爸爸檢查作業,我總會挨批,因為半天只寫了幾頁。這是執行出了問題。
后來我爸爸精進了,規定一上午,你要把作業做到多少頁,看書的話,要看多少頁。規定的任務量比適中偏多一點。因為適中的量必定讓你有降低效率的前奏,偏多會讓你緊張而不慌忙。
所以我們寫了計劃還不夠,執行的環節出了問題就像給花澆了水施了肥,但是沒開花,你才發現你沒有把它從暗室拿到光底下,少了光合作用。
但是執行是可以用計劃來約束的,我們不要列“X點到X點 工作,X點休息。”這樣大框架的計劃,因為你沒給自己規定任務,“X點背英語”這樣的計劃也是不夠細的。
“X點到X點,背記四級詞匯100個,”這才是列計劃的正確姿勢。當然,如果你能寫下背記下來的程度是更好的,你可以根據“能說會聽”或者“認得”這些要求來控制自己在時間內過幾遍單詞,計劃越細,對自己的要求也就越高,執行起來也會越上心。
需要注意的是“詞匯100個”是在你的經驗下定出的,因為不切合自身的任務量會導致你的執行環節出現問題。這里的“經驗”就是你以往背記、掌握單詞所需要的時間。
二,當計劃趕不上變化
說來慚愧,我上個月寫過一篇關于跑步的文章,那個時候我還在堅持跑步,可是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已經好幾個星期沒跑了。
嘿嘿,昀燕,你肯定是偷懶,沒有在你的小本本上寫要做的事情,或者是寫了但是偷懶沒去做吧!
你肯定會這樣猜測。沒跑步這是出現了問題,不執行是肯定的,可我既不是因為沒寫計劃,也不是因為偷懶。而是我忽略了生活的變數。
當我寫下“8點鐘跑步”這些晚上需要做的事情,然后換上衣服穿上休閑鞋,興頭風發一個一個踏步飛到寢室樓外的時候,才意識到,咦,怎么下雨了。
我回到寢室,蔫頭耷腦,本子上大大的“跑步”兩個字還在燈下散射出墨亮的光輝。我在這一條上畫括號,在旁邊寫上“明日”,今日跑步宣告結束,畫括號的感覺自然沒有畫覆蓋直線來的爽快。我瞅著著空出來的時間,莫大的缺口真不知該干些什么,只好把計劃的后面幾條挪來彌補。
接下來幾天都是下雨,加上女孩子不能運動的那幾天,跑步這件事我一撂下就是一個多星期,等到天時地利可以跑步的時候,人不和了,我不想跑了,并且總能用這樣那樣的事情把原先用來跑步的時間擠滿,做的事情也沒有原先多。好不容易形成的習慣中斷之后,再要撿起來就難了。你很難去開個頭開始一項堅持任務。
再有就是昨天晚上了,我計劃好刷完英語課,然后開始更文。但是我的英語課激活碼出現了問題,系統總是顯示我的激活碼出現了問題。我以為是軟件沒裝好,于是卸載重裝了好幾遍,問題并沒有解決,我一根筋硬是要把問題解決了才肯罷休,于是眼看著時間從二十點到了二十二點。心急火燎,這才想起call同學。同學說,你是不是把激活碼輸錯了,多檢查即便。我說怎么可能出錯呢,我直接復制粘貼的。同學那邊嘆了口氣,復制粘貼很容易出問題的,我之前就是這樣,發現還是一個一個敲上去保險。
結果我就一個一個敲,果真是復制粘貼出了問題。我看著這么簡單一個激活碼竟然耗費了我大晚上的時間,計劃成了一盤散沙,我瞬間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濃濃的惡意。
三.計劃趕不上變化?你需要知道這一點
古來有“因循二字,從來誤盡英雄。”“既有師法,又有變通。”不是說“因循”不好,而是訣竅在于“變通”。對于“變通”,我們可以分兩種切實之法。
昨晚的事情,我們可以用變通來解。當計劃當中的一個點出現了問題,我們就應該放棄這個點,立馬跳到下一個點繼續執行。而我就犯了這么個不知變通的錯誤,在自以為對的解決方案中重復,一遍一遍很容易形成死循環。如果我沒有那么一根筋,在第一遍解決不了的時候就果斷放棄做下一件事情,等做完之后我也許就有了那個時間不去復制粘貼,問題也就解決了,事情也能做完。
這就是變通之一,對于即時性的任務,遇到阻礙時,我們需要當機立斷。
回到我放棄跑步的例子,下雨天無法完成,我也是變通了,可是結果是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再跑步。當時我跳過了這個點,導致后來很難再插入這個點。
變通之二,對于需要堅持的任務,我們的變通不在于“跳過”,而是“替代”。
關于代替,我認為龍兄的一段話說的特別好。
“在堅持的路上,我們堅持的是目標,實現目標的行動可以被調整。比如,我想練出6塊腹肌,可以通過做仰臥起坐、也可以用健腹輪、還可以做Plank,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行動可以讓我們保持新鮮感。”
對于我來說,堅持跑步的目標是鍛煉身體。“跑步”這件事情可能被各種不可抗力中斷,但是“鍛煉身體”這個目標是可以通過變換方式而不中斷的。下雨了不能跑步,我可以在寢室里跳繩壓腿,總之該鍛煉的時間我一定要把它留出來,這樣我就不會再用各種事情慣性地把這個時間填滿。
其實我們普通人也沒有那么多重要的事,要把運動的時間都擠掉。奧巴馬總是比你忙的吧,人家都能一周至少鍛煉六天,即便是不訓練的時候也會和私人教練一起打籃球。
Get到方法之后,重要的還是落實,這怎樣強調都不為過,在頭腦中過一遍是不夠的。東西只有運用了,在你的行為之中過了一遍才是你的。我也會延續好鍛煉身體這個目標,春風吹人醉,可是工作和學習都需要一個好的精氣神,我相信鍛煉可以讓我們做到這一點。
趕緊計劃+執行+變通,讓我們一同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