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只球隊的兩名球員在一個賽季(常規賽)可以投進678個三分(庫里402個,克萊276個),湖人隊本賽季一共才投進639個三分。我統計了2015-2016常規賽,打了20場以上并且場均出手三分至少2個以上的球員里面,三分球命中率的排名情況。水花兄弟不但出手的次數多,并且命中率都居高不下,這才是令人可怕的事情。
對于他們的投籃,我之前做過專門的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我的文章“斯蒂芬·庫里(個人技術分析篇1、2)”。今天,我將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水花兄弟投籃的共同之處,也是與其他球員的不同之處。
通常,教科書里把投籃分為: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罰籃)、跳起投籃(通常所說的跳投,包括:后仰跳投、急停跳投)、雙手胸前投籃(女生經常用到。不對,還有馬里昂)。而我認為,庫里與克萊的投籃方式屬于原地投籃與跳起投籃這兩者之間的一種,我稱之為:“顛兒投”。
我們說一說這三者(原地、跳起、顛兒投)之間的區別吧。
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通常用于罰球,從接到球直至球出手的全部過程,雙腳或單腳是完全貼住地面的,只要雙腳在球離開手之前是貼住地面的,我們就可以把這一動作界定為原地投籃。
第二種跳起投籃是隊員在接到來球后充分起跳,在起跳的過程中將球擺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此時隊員的身體達到最高點,投籃動作已經準備就緒。而跳起投籃最大的特點就是:隊員在跳起最高點時,會保持零點幾秒的投籃動作,以獲得最大的投籃穩定性。從下圖中麥迪的干拔跳投可以觀察到,在跳起最高點時,球還在麥迪的手中(也就是沒有撥球投籃的動作)。
而水花兄弟的投籃,是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一種投籃方式。起跳部分與跳投一樣,在跳起的過程中隊員將球向上抬起,以達到最舒適的位置。而不同之處在于:當隊員達到最高點時,球剛好離手投出。這相當于壓縮了投籃的時間。還有一點與跳起投籃有很大不同,無論是后仰跳投還是急停跳投,雙腳離地的最高一般在30-50cm,而庫里與克萊的“顛兒投”腳離地的最大值一般在15-30cm,這也是為什么水花兄弟出手非常快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壓縮了在空中的時間(在身體還沒有達到最高點時他們已經做好了投籃的動作)!大家可以看一下下方的圖片,他們腳離地的高度要遠遠小于跳起投籃的隊員。
大家也可以對比一下雷·阿倫與庫里的投籃動作,在下圖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在起跳達到的最大值方面,阿倫要高一些。更關鍵是,阿倫在達到最高點時球還在手中停留,而庫里在身體達到最高點時,庫里的手臂已經伸直,手指已經壓腕兒,球已經出手有一段距離了。這也就是“顛兒投”與“跳起投籃”的不同之處吧。
在比賽中,無論哪一種投籃方式都有自己的優勢所在,目前來看,采用跳起投籃的運動員要更多一些。本文只是竭力將不同的投籃方式的特點闡述清楚,而至于哪一種方式更適合你,需要你自己不斷的探索與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