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打開翻閱,讀完之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是駭然和敬畏。為書中主人公和作者。斯特里克蘭為理想的篤定,為追逐靈魂的決絕。毛姆對人性心理的細膩剖析讓人覺得他應該不僅僅是一個作家,還應該是一個心理學家。
斯特里克蘭是在倫敦一家證券公司上班,妻子美麗賢惠,一雙兒女健康快樂。到了不惑之年,他的生活算是平靜無波瀾,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會一直過著這樣按部就班的生活直到老,直到子孫繞膝安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他作出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拋棄妻子,離家出走。在大家以為他是帶著情婦風花雪月的時候,他全身上下只有一百塊,住著巴黎最差的旅館。是的,他在學畫畫。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甚至沒有任何畫畫基礎,生活窘迫,窮困潦倒,不斷遭受饑餓和疾病,遇到好心的二流畫家欣賞他收留他,卻弄得二流畫家妻子心甘情愿跟著他,最終自殺。為生計他淪為搬運工,卻不肯買自己的畫,最后去到太平洋的塔西提島上在那里身患重病、失明,最終死亡。他讓土著人妻子把他所有的畫作付之一炬。據說他的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夢想的人是可怕可恨的。他不惜成為別人口中的負心漢、無情無義之徒,甚至是卑鄙齷齪的家伙。拋棄妻子,敗壞社會道德,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他眼里沒有任何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愿意與這個社會發生任何關系。對理想的篤定讓他甘愿跟著自己的心走,去追尋自己的靈魂。他跨越了城市、跨越了文明、跨越了中產階級、跨越了道德、跨越了人性、跨越了太平洋,趕上命運這匹烈馬,奔向靈魂深處。既已從心而為,豈有不慫?或許,他生前最后在塔西提島的生活是距離自己靈魂最近的時候,即使麻風病纏身,即使失眠。當看到他讓土著人妻子將他所有的驚世之作付之一炬的時候,心里更多的是惋惜愕然。
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自己內心的人是可敬可謂的。當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不停變換自己身份地位的時候,他毅然決然的離開他所擁有的一切,他在給自己做減法,家庭、親情、愛情、金錢、地位、欲望,他一層一層全都舍棄,如同剝去自己的外殼,只為與靈魂相望,赤裸裸的跳進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不是他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只為了畫畫,且不說他已過四十,沒有畫畫基礎。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艱難的跋涉著。對理想的執著讓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窘境。想象他最后在塔西提島的生活,在讀者同情憐憫的他時候,他是自己的王。
他做了大多數人不敢做的事,也許那是大多數人死前無法釋懷的事情。如果說他與大多數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更服從宿命。理想是多么誘人,多少人在慌忙四處奔波逃竄,或趨向功名,或趨向利祿,或者在功名利祿無可得的悔恨中郁郁而亡。他只是做了自己。忽然想起一句話,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另一個我,做著我不敢做的事情過著我想要的生活。或許書中主人公是作者心里的某種寄托。
不能單純的評價書中主人公的做法正確與否,不是非要為了夢想放棄一切。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和追求理想的權利,只是藝術家的特立獨行和不羈放縱會被更加放大一些吧。在追求精神世界與自己靈魂對話這一點上,斯特里克蘭很純粹,我尊重他的選擇。他敢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執迷不悟的傻子、冷酷無情的負心漢,只為不負內心的熱情與理想!
月亮是圓的,六便士也是圓的,它們都會發光。月亮是仰望星空,是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是腳踏實地,是真真切切的現實。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月亮是詩和遠方,六便士是眼前的茍且。月亮和六便士,你將做何選擇?無論哪種選擇都從沒有一個萬無一失的選擇,能夠輕輕松松全程圓滿地通向燦爛人生。
或許,生活沒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沒想象的那么糟,而且誰也逃不掉,不如放下顧慮和懊惱,從心,去做,去試,去直面現實?就算錯了,趁年輕,還有機會再選擇。且,若真的每一步都精確完美地按計劃走,人生就無趣多了。
當你看透了生活的本來面目,還是愿意努力生活,以求那一點點的不同,那一點點的不同,就是幸福。